溪藤十幅蔽春寒,时有清香入梦魂。
多少罗帏风月好,不知清得几黄昏。
纸帐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纸帐梅》是元代著名文学家冯子振的作品,体现了他对于梅花的独特感受和情感表达。以下是对这一文学作品的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冯子振,号海粟,是元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不仅博治经史,还广泛涉猎各类书籍,其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在冯子振的文学生涯中,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其中《纸帐梅》就是其中的佳作之一。
诗歌原文及翻译:诗歌原文“溪藤十幅蔽春寒,时有清香入梦魂。多少罗帏风月好,不知清得几黄昏。”表达了作者在梅花纸帐中的幽静与沉思。通过描绘梅花与纸帐的结合,以及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
文化背景:梅花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一直具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它不仅象征着坚韧和高洁,还代表着纯洁和高雅。因此,在文学作品中描写梅花,往往能够传达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纸帐梅》不仅是一首描写梅花的诗歌,更是一篇充满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欣赏这首诗,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冯子振独特的文学才华,还可以从中体会到梅花所代表的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