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藤十幅蔽春寒,时有清香入梦魂。
多少罗帏风月好,不知清得几黄昏。

溪藤十幅蔽春寒,时有清香入梦魂

《纸帐梅》是一首元代的诗词作品,由冯子振创作。下面将逐句进行翻译和释义。

  1. 溪藤十幅蔽春寒,时有清香入梦魂
  • 溪藤:指的是溪边生长的藤蔓植物。
  • 十幅:指数量为十张,通常用于形容布或帘子的量词。
  • 蔽春寒:遮挡春天的寒冷气息。
  • 时有清香:时常有一种清新的香气。
  • 入梦魂:进入梦境之中。
    译文:溪旁的藤条铺成十张遮风挡雪的帘幕,时而飘来阵阵清新的香气,让人如痴如醉。
  1. 多少罗帏风月好
  • 罗帏:古代一种用丝绸制成的帐子,常用于休息或睡觉时铺设。
  • 风月好:意指夜晚的美好时光,通常与自然美景、诗意生活相关联。
    译文:多少时候,那柔软的罗帏下,是令人陶醉的风月美景。
  1. 不知清得几黄昏
  • :这里指清新、宁静。
  • 几黄昏:几个黄昏,表示不确定的时间长度。
    译文:我也在问自己,这份清新宁静的感觉,会持续到几个黄昏呢?

赏析:这首诗以“纸帐梅”为主题,通过描述溪边藤条制成的窗帘,以及其带来的清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