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沈休文双溪八咏

登台望秋月,秋月光陆离。
晻映西南楼,徘徊东北墀。
凝华夺班扇,流辉鉴阮帷。
三五晕尚圆,二八形已亏。
爰有蓬鬓人,长怀桂殿思。
辽城记吟咏,西园忆追随。
愿以薄暮景,承君清夜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沈休文双溪八咏》是元末明初诗人戴良的作品,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和沈休文双溪八咏》的创作背景与作者戴良有着密切的关系。戴良(1317—1383),字叔能,号九灵山人、云林,是元代浦江人。他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在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寒来悲落桐,
桐生在长林。
积叶既阿那,
攒条复萧森。
排云正孤立,
乘风忽哀吟。
朽壤方有托,
急霰非所任。
轮囷龙门侧,
憔悴峄山岑。
不求削成圭,
何待裁作琴。
菲薄既非材,
固无斤斧侵。
这首诗共八句,每句五言,语言平实,意境深远,体现了戴良深邃的文学修养和独特的审美追求。诗中描绘了一幅秋日落叶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时光易逝的感慨。通过对比落叶的不同阶段,诗人感叹生命的短暂和人生的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深思。

《和沈休文双溪八咏》不仅展示了戴良的文学才华和艺术造诣,也反映了元末明初社会的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坎坷。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