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客风尘未息机,双旌马首趁残晖。
滹河水落鱼龙静,汳泽春多雁鹜归。
黑发虚名惭敝帚,青山独往泥征衣。
芙蓉玉笥菟裘计,老大空悲愿每违。
河间道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河间道中》的艺术魅力
在阅读明代尹台的《河间道中》这首七言律诗时,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宁静的河间道,目睹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这首诗不仅仅是对景物的简单描摹,更是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首联“倦客风尘未息机”,便勾勒出一位旅途疲惫的诗人形象,他虽身处纷扰的尘世之中,但内心深处仍有一股不甘平庸的壮志。这不禁让我思考人生的意义何在,是否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心中的“机”。
颔联“双旌马首趁残晖”,则将读者带入了一幅夕阳下驰骋的图画。诗人骑马远行,伴随着余晖,这种画面不仅让人感受到一种旷达的胸怀,更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孤独感。这是对人生旅途的一种写照,也是对自我存在价值的深度探索。
颈联“滹河水落鱼龙静”与“汳泽春多雁鹜归”则是诗人眼中的另一番景象。这些自然景象不仅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它们像是在告诉人们,无论世界如何喧嚣变幻,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才能真正地领略到生活的美好。
尾联“黑发虚名惭敝帚,青山独往泥征衣”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超然态度。他认为,真正有价值的并非虚名,而是能够坚持自我、追求理想的勇气和智慧。而诗人选择远离世俗的纷扰,独自行走于山水之间,正是他对于自由人生的向往和追求。
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人那种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他们对内心世界深沉的思考和表达。在当今社会,这样的文学作品仍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意义,值得我们每个人去细细品味。《河间道中》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是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