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田残雪啄饥鸦,握粟谋炊野店家。
辛苦莫辞行路远,冷风三日下牛车。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作,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人的思想情感、表现的手法,还要考核诗词中的技巧,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不要以为了答对而答对。此题要求赏析“河间道中”。从标题来看,这是一首纪事之作,写在河间道中的所见所感。前两句写诗人在荒郊野地行走,看到的景象是残雪覆盖着田地,几只饥鸦在雪地上啄食;再看到的景象是农民手握小米,准备到野店中去炊火做饭;后两句则写出了农民们艰苦劳作的情景:他们虽然辛苦,却毫不推辞,因为路途遥远,所以不得不忍受冷风的侵袭。
【答案】
译文:
田野上残存着未融的积雪,乌鸦飞来啄食。农夫手握几粒小米,准备去野店里炊火做饭。
我辛苦劳作也不怕走远路,三天内就要返回牛车旁。
赏析:
首联写景,描绘出一幅荒凉凄苦的景象。“田”字点明地点,“荒”字表明景象,“残雪”表明季节,“啄饥燕”形象地写出了乌鸦在雪地上觅食的情状。“粟”字说明农民手中握有食物。“谋炊”“野店”表明了农民的行动和目的。
颔联写农民艰辛的劳作过程。“行路远”点明了劳作的环境,“辛苦莫辞”,表现了农民不怕劳累的精神风貌。“冷风三日下牛车”点明时间、地点。“三日”表明了劳作时间之长。“冷风”表明了劳作环境之恶劣。“下牛车”则表明了劳作方式。“牛车”为农具,此处指牛耕,突出了农耕生活艰辛的特点。
颈联写农民艰辛的劳作结果,与尾联形成鲜明对比。“莫辞”表明了不抱怨,“行路远”则说明劳动过程漫长辛苦。“冷风三日”则说明天气之冷。“三日”表明了劳作时间的长短。
尾联写农民艰辛的劳作结果。“辛苦”表明了不抱怨,“莫辞”表明了不抱怨,“行路”表明了劳动过程漫长辛苦。“冷风三月”表明了天气之冷。“三月”表明了劳作时间的长短。
这首诗写一位行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描写农民艰辛的劳作过程,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同情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