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清时有窦申,荣途送喜故能频。
如何只在萧墙外,不遇雕陵挟弹人。

闻道清时有窦申,荣途送喜故能频。

如何只在萧墙外,不遇雕陵挟弹人。

译文

听说在清廉的时代,窦申这样的角色能够频繁出现。他因仕途得意而频繁得喜报。然而他只存在于皇宫的围墙之外,却未能遇到像王晋卿那样的挟持弓箭的人。

赏析

《题武氏画鹊》是一首咏物抒情诗。诗人借画鹊表达了对窦申这一人物的羡慕和惋惜之情。诗中窦申的形象是诗人的理想化身,他代表着一种理想中的官场得意、仕途顺利的状态。诗人通过对窦申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美好人生状态的追求和向往。然而,这种理想状态却只能存在于诗人的想象之中,无法在现实中得到实现。因此,诗人深感无奈和失落。

诗的前两句“闻道清时有窦申,荣途送喜故能频”,直接点明了主题,指出了窦申这一角色的存在。诗人通过“闻道”一词,传达了他对窦申的了解和认识。窦申作为清廉时代的代表,其形象被塑造为能够频频获得喜讯的象征。这既体现了窦申的才华和能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官场成功人士的普遍期待。然而,这种成功并非人人可得,它往往与个人的运气和机遇有关,而非真正的实力和才能。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窦申的成功只是暂时的,而真正的实力和才能才是长久不变的。

诗的第三句“如何只在萧墙外,不遇雕陵挟弹人。”则表达了诗人对窦申命运的惋惜和不解。诗人通过“萧墙外”和“雕陵挟弹人”两个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场景。萧墙外象征着权力斗争的复杂环境,而“雕陵挟弹人”则暗示了窦申虽然才华横溢,但却缺乏足够的机缘和背景来施展自己的抱负。这两个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遗憾的画面,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和复杂。

这首诗不仅是对窦申这一人物的赞美和怀念,更是对现实社会中许多才华横溢但命运多舛的人的深深同情和共鸣。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将一个普通的形象赋予了深刻的意义和内涵,使之成为永恒的经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