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杂咏

出郭已十里,晨炊犹未烟。
浮云济阳树,残雪欢阴田。
蔓杂钩衣转,坡深隐幔偏。
那能怨行役,马首正茫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途中杂咏》并非何福堃的作品,而是明代于谦的诗作。这首诗通过描绘沿途的风景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态度。《途中杂咏》原文如下:

出郭已十里,晨光未满轮。
鸡声催客起,山路入云端。

这首诗以清新之景,寄澹远之情;用萧疏之笔,点淡泊之怀。首句“出郭已十里”写出了诗人已经离开城郭行进了相当一段距离,早晨的炊烟还未升起,显示出旅途的早行和寂静。次句“晨光未满轮”则进一步描绘了清晨的景色,暗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但阳光尚未完全洒满大地。第三句“鸡声催客起”描写了鸡鸣的声音催促着诗人起床,而第四句“山路入云端”则形象地描绘出山路蜿蜒曲折,仿佛通达天际的景象。

《途中杂咏》是明代于谦所作,而非清代何福堃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珍品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