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觉山衣薄,因知物候更。
水边凉意早,林下病身轻。
爽气来虚室,远风吹太清。
明朝别纨扇,珍重故人情。
秋村十二咏
介绍
。
《秋村十二咏》是清代诗人陈维崧创作的一组诗,共12首。
作者简介
清代
陈维崧(1631—1694),字星甫、栗庵,号梁汾,江苏阳湖人。清初词人、戏曲家。明末曾参加复社活动。崇祯时进士,授翰林院典籍,后辞官归里。顺治年间出都吏部稽勋司主事,不久辞职还乡。康熙六年(1667年),陈维崧应诏赴京会试,被黜落。此后他便不再参加科举考试,在家专心从事词曲创作和戏曲编演工作。
作品简介
文学体裁
《秋村十二咏》是清代诗人陈维崧创作的一组诗,共12首。
这组诗写于康熙二十三
相关推荐
【注释】: 渐觉山衣薄,因知物候更——渐觉:渐渐感到;物候:气象;更:变化。 水边凉意早,林下病身轻——凉意:清凉的气息;病身:身体虚弱。 爽气来虚室,远风吹太清——爽气:清爽的风;虚室:空无所有的屋子;太清:天上最明亮的星宿。 明朝别纨扇,珍重故人情——纨扇:用绢或绫制成的扇子;故人:老朋友。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物的小诗。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秋晨、秋风和秋日的景色
秋村十二咏 【注释】: 1. 出伏仍消渴:意思是虽然已经出了暑气,但仍然感到口渴难耐。 2. 经旬尚饮冰:意思是经过十多天的时间,仍然觉得口渴,需要喝冰水来解渴。 3. 寒斋留热客:意思是在寒冷的书房中,留下了那些炎热的人。 4. 阳焰逐秋蝇:意思是阳光如同火焰般炙烤着秋日的苍蝇。 5. 卉木伤迟暮:意思是草木受到岁月的影响而变得枯萎凋零。 6. 炎凉变爱憎:意思是随着时间的变迁
诗句解析: 1. 野葵堪采采,零露湿交加。 - “野葵”指的是田间地头的野生向日葵,“堪采采”意味着它们可以采摘。这两句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采摘这些向日葵的行为。 - “零露湿交加”描绘了早晨或雨后的场景,露水使得田野中的植物更加清新,增添了一抹诗意。 2. 老爱无情物,迟开护足花。 - “老爱”可能指的是向日葵,因为它们总是向阳而生,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
秋村十二咏 山厨拨牛粪,宿火出蹲鸱。 犹带烟霞气,难教鼎鼐知。 懒禅分各半,野客朵双颐。 饱食频扪腹,何妨代晚炊。 注释: 1. 山厨:指山林中的厨房。 2. 拨:挑动。 3. 宿火:晚上烧火。 4. 蹲鸱:一种野生蔬菜,也叫“土瓜”。 5. 犹带烟霞气:仍然带有烟雾和阳光的气息。 6. 鼎鼐:古代烹饪用的青铜器,这里指锅灶。 7. 懒禅:指对佛教修行不热衷。 8. 分:分享。 9. 朵
《秋村十二咏》是明代诗人成鹫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秋村”为背景,描绘了乡村秋日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状态。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并赏析: - 第1句:“何处鸣双杵,声声隔短墙。” - 注释: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环境中听到远处传来的捣衣声,声音虽然微弱但却清晰可闻,与周围环境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 - 赏析:这句诗通过声音的传递,传达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深深眷恋和对自然和谐美的赞美。 -
秋村十二咏 村童挝破鼓,野老祝丰年。 社日陈鸡黍,秋声杂应田。 蜗喧分两部,牛饮快三千。 何待渔阳弄,山花上鬓先。 译文: 村中的童子敲打着破旧的鼓,乡间的老人祝愿丰收的一年。在农历的社日里,人们摆放着煮熟的鸡黍饭,秋风的声音混杂着田野中的各种声响。 蜗牛分成两队,忙碌地搬运食物;老牛畅饮着清甜的泉水,享受着丰收的喜悦。何必等到渔阳的战鼓声响,山里的花儿已经提前绽放在你的鬓发上。 赏析:
秋村十二咏 秉烛何为者,微光近夕晖。 远兼渔火乱,低并野磷飞。 腐草成形小,空囊识字稀。 平生怀古意,不羡借馀辉。 注释: 秉烛:持灯、点灯。何为者:做什么? 微光:微弱的光芒。 夕晖:夕阳余晖。 远兼:远看。兼:同“兼”,一起。 渔火:渔船上燃起的灯火。 低:低处。 磷飞:磷火飞舞。 腐草:腐烂的草。 形:形状。 小:微小。 空囊:空荡荡的布袋,比喻没有学问或才能的人。 识字稀:识得几个字。
【注释】 1. 秋村十二咏:唐代诗人孟郊的组诗《秋夜喜遇张籍》中有“秋虫鸣高树,寒蝉噪空林。家贫耕织苦,京路别离深。但见刀剑物,不见丈夫心。” 2. 我家:指作者自己。徒:仅。四壁:四面墙壁。不闻喧:不听见喧闹的声音。 3. 虫语:秋天里虫子叫声,即蟋蟀的鸣声。无所言:没有说话。 4. 细微:细小、纤细。通寂寞:能通晓寂寞。无所言:没有说。 5. 微:细小、微小。亲切:亲密、亲切。寒温:天气冷热
【解析】 此诗为咏秋景之作。首联“秋水澄澄碧,河洲面面风”写秋天的水是澄澈的,而秋天的河洲上吹来阵阵凉风,诗人以“白蘋留不住”、“吹入蓼花丛”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秋风之劲、天气之寒。中间两联“就岸维舟近,回樯挂席同”,写船停泊岸边,船上人乘风摆桨,与岸上人一起唱起歌来。“棹”是船桨,“歌”指唱歌。“棹歌何处所?人在晚凉中。”这两句的意思是:船桨声在何处?我正在这清凉的傍晚之中啊! 【答案】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秋村十二咏·宿雨》。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晚花开烂熳,宿雨滞淋漓。 - “晚花”指的是晚上开放的花,可能是菊花、梅花等。“烂熳”形容花朵盛开的样子。这句诗描绘了傍晚时分,花儿盛开的景象,以及夜晚降临后,雨水滞留在花瓣上的情景。 - “宿雨”是指夜晚的降雨。“滞沥”形容雨水停留不流的样子。这两句诗表达了雨后的景色,花朵因雨水而更加鲜艳
以下是对《秋村十二咏》的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1. 晓霜漙露草:清晨,霜冻和露水覆盖了草地。 2. 缓步一沉吟:缓缓行走时,不禁陷入了沉思。 3. 知有坚冰至:知道即将到来的是严寒的冬天。 4. 难为迟暮心:面对衰老和时间的流逝,感到难以承受。 5. 板桥微见迹:在板桥上可以看到一些模糊的痕迹。 6. 红树不成阴:红树无法遮蔽阳光。 7. 白足归来晚:因为脚上沾满了泥土,所以归来晚了
秋村十二咏 瓜熟已除架,苋乾无复蔬。 何当灌园罢,又是筑场初。 晴日迟收稻,中田早结庐。 自来勤动惯,不敢废耕锄。 【注释】: (1)“瓜熟”二句:言秋收后,瓜已成熟除去架子,菜已干燥不再种植。 (2)何当:何时。 (3)灌园:指秋收后,在田间灌溉。 (4)筑场:指筑建打谷场。 (5)中田:田间。 (6)自来:向来,历来。 (7)废耕锄:放弃耕作。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农事的五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