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徒四壁,闭户不闻喧。
深夜有虫语,幽人无所言。
细微通寂寞,亲切语寒温。
会得希声理,知音许共论。

【注释】

  1. 秋村十二咏:唐代诗人孟郊的组诗《秋夜喜遇张籍》中有“秋虫鸣高树,寒蝉噪空林。家贫耕织苦,京路别离深。但见刀剑物,不见丈夫心。”
  2. 我家:指作者自己。徒:仅。四壁:四面墙壁。不闻喧:不听见喧闹的声音。
  3. 虫语:秋天里虫子叫声,即蟋蟀的鸣声。无所言:没有说话。
  4. 细微:细小、纤细。通寂寞:能通晓寂寞。无所言:没有说。
  5. 微:细小、微小。亲切:亲密、亲切。寒温:天气冷热。
  6. 会得:领会、懂得。希声理:微妙的声音道理。知音:了解音乐的人。许:允许、可以。共论:一起讨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秋夜的诗。首句写自己的家境贫困,连四面的墙壁都没有,只能闭门不出,所以听不到外界的喧嚣声音。二、三两句写深夜时只有虫鸣声和寂静,而自己则因为生活清贫,无法与人交流,所以感到孤单寂寞。四、五两句则是说这种孤独的感觉虽然微小,但却能通晓寂寞,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六、七两句则是说如果能理解这种微妙的声音道理,那么就可以与理解音乐的人一起进行讨论了。全诗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绘和对自身感受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的感受。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明快,形象生动,能够准确传达出诗人的内心情感。同时,它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特点,即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抒发,而不是单纯地追求文字的华丽和技巧的堆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