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七首

涂山会诸侯,万国呈玉帛。河精授图谶,开导由积石。
洪水势方割,底定于震泽。神功敷宇宙,厥民得稼穑。
恭惟我太祖,天授神圣德。神文迈三五,圣武靖南北。
唐宋岂无君,中原受胡厄。礼乐今再新,臣黎返故宅。
誓雪百王耻,乾坤重开辟。黄帝殄蚩尤,周武诛纣逆。
二帝不足言,千古功无极。征文并《禹谟》,亿万膺天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怀七首》是庾信的作品

这组诗作创作于庾信的后期,是庾信仿拟阮籍《咏怀八十二首》而创作的组诗。这首诗集主要追述了诗人在乱离中的身世感受,以及对故乡和故土的深情怀念。这些作品深刻地描绘了庾信的游历经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他对时世的反思。

从艺术手法来看,《咏怀七首》采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自然景象与人生境遇紧密联系。例如,“天马出西北,由来从东道”一句通过天马的形象,隐喻着诗人对自由精神的追求。此外,诗集中多次出现的草木、酒水等元素,不仅仅是简单的景物描写,而是蕴含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哲思探索,如“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便是对时光飞逝的感慨。

在情感表达上,《咏怀七首》展现了庾信深沉的情感世界。他通过对历史人物(如王子晋)的回忆,表达了自己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同时,诗集中也体现了诗人身处乱世的无奈与辛酸,如“虏骑纵复横,夹阵石与矢”,反映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这种对乱世的感慨和对和平的渴望,构成了庾信诗歌中最为动人的部分。

从文化价值和影响来看,《咏怀七首》不仅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内涵,还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岳岱的《咏怀七首》注释版本提供了更为详尽的文本和注解,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中的深意和美学特征。此外,诗集中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也触动了无数后人的心弦,引发了广泛的共鸣和探讨。

《咏怀七首》不仅是庾信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它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独特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情感内涵,展现了古代诗人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层思考。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及其发展史的人来说,这组诗作无疑是了解和学习的重要材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