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日悬弧欲御骖,一夔偶病废朝参。
追惟父母生身苦,正值君王为国惔。
岂有青藜燃太乙,敢希白发博台三。
独思出纳多边警,忍负焦劳便释担。
壬戌诞日四首并得三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壬戌诞日四首并得三字》是明代诗人林熙春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围绕这首诗进行介绍:
- 作者介绍:
-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虽然出身寒微,但在文学上有所成就,其作品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修养。
- 林熙春的诗歌创作主要集中在明末,他的诗歌风格以豪放为主,兼有深沉的内蕴。这些作品不仅在形式上严谨规整,而且在内容上也富有哲理性,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
- 诗歌原文:
- 出山逐队愧双南,结驷何来枉过谭。
- 太史文章秦复汉,宗人品望青于蓝。
- 救时自许贞乎一,匡主相期道者三。
- 天地风尘公等在,老臣何计可
- 诗歌解读:
- 第一首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感慨以及对名利看淡的情感。他自嘲出山后不如别人风光,但内心仍保持着高洁的道德标准。
- 第二首描绘了文人的才华与地位,强调了品德比才华更重要的观点。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士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 第三首则抒发了诗人对政治理想和道德操守的追求。他认为只有坚守正道才能实现个人价值,并希望辅佐君王治理国家。
- 最后一首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动荡的忧虑和对老臣命运的关切。他感叹自己身处乱世,不知何去何从。
《壬戌诞日四首并得三字》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抱负的诗歌,更是明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体现。通过对这组诗歌的了解和欣赏,人们可以深入理解明代社会的文化背景和文人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