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山逐队愧双南,结驷何来枉过谭。
太史文章秦复汉,宗人品望青于蓝。
救时自许贞乎一,匡主相期道者三。
天地风尘公等在,老臣何计可抽簪。
我们需要理解这首诗的格式和内容。它由四句诗组成,每句诗都对应着一句译文。接下来,我们将逐句解读这首诗的内容。
出山逐队愧双南: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离开官场、出山为民感到惭愧的情感。这里的“双南”可能是指南北朝时期两位著名的政治家——南朝齐的谢朓(字玄晖,号五君)和北齐的祖孝徵(字广宗,号苏门山人)。谢朓在南朝齐时官至宣城太守,而祖孝徵则是北齐的名臣,曾任尚书令。他们都是文采飞扬、才情出众的人,但因为政治上的失意,选择了隐退江湖。
结驷何来枉过谭: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官员们纷纷到访诗人所在地的景象。“结驷”指的是豪华的车子,这里形容官员们的马车络绎不绝。“枉过谭”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是一个比喻,表示官员们为了求见诗人而来。
太史文章秦复汉,宗人品望青于蓝:这句诗赞美了诗人及其家族的才华和声望。“太史”指的是精通历史的人或机构,“文章”则是指诗歌、文章等文学成就。“秦复汉”可能是指秦朝和汉朝之间的变迁,暗示着诗人的家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青于蓝”是一个成语,原意为靛青比蓝更绿,用来比喻学生胜过老师,这里用来赞扬诗人及其家族的后代在文学上的成就超越了先辈。
救时自许贞乎一: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决心。“救时”指的是挽救国家的危机,“贞乎一”可能是指坚守正义之心不变。诗人在这里展现了自己的忠诚和坚定,愿意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付出一切。
匡主相期道者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辅佐君主、实现治国理想的期望。“匡主”指的是辅助君主,使其能够治理好国家,“道者三”可能是指有三种方法或三种境界来实现这一目标。诗人在这里展现了自己的志向和抱负,希望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
天地风尘公等在,老臣何计可抽簪: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局势的看法和自己的处境。“天地风尘”可能是指国家动荡不安的局面,而“公等在”则意味着还有像诗人这样的忠臣在为国家尽忠。“老臣何计可抽簪”是说作为年迈的大臣,诗人已经没有太多的计谋可以施展,只能默默地为国家效力。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离开官场、出山为民的情景,以及赞美其家族的才华和声望,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心和责任感。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辅佐君主、实现治国理想的期望,以及对当前局势的看法和自身处境的无奈。整首诗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意,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