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思玩眺,一叶泛兰舟。
夏去又称夏,秋来未即秋。
高人深石室,太守问田畴。
欲到招提岸,韩江濯足流。
诗句注释:
- 山川思玩眺,一叶泛兰舟。
- “山川”:指自然景观。
- “思玩眺”:思考欣赏眺望。
- “一叶泛兰舟”:形容小舟像一片叶子一样在水面上漂浮。
- 夏去又称夏,秋来未即秋。
- “又称夏”:这里指夏天过去后依然觉得还是夏天。
- “未即秋”:秋天到来时还没感觉到秋天的来临。
- 高人深石室,太守问田畴。
- “高人”:指隐居的高士。
- “深石室”:形容隐居之地非常隐秘。
- “太守”:古代地方官。
- “问田畴”:询问农田的耕种情况。
- 欲到招提岸,韩江濯足流。
- “招提”:佛教寺庙的名称。
- “韩江”:指韩江,一条重要的河流。
- “濯足流”:在这里指在江边清洗脚上的污垢和尘土。
译文:
在山川间沉思欣赏眺望,就像一只小舟在水面上飘荡。
夏天已经过去,但感觉上仍然是夏天;秋天即将到来,但感觉上还没准备好迎接它。
高士住在深山中的石室里,太守询问农田的情况。
我打算走到那佛寺的岸边,让韩江的水洗去我的脚上的污泥和尘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立秋前四日游览吉水寺塔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季节变换的敏感。诗中通过“一叶泛兰舟”、“夏去又称夏”、“未即秋”等意象,传达了诗人对四季变化的独特感悟。同时,诗人也通过与高人、太守的对话,展现了其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尊重。最后一句“欲到招提岸,韩江濯足流”则表达了诗人想要亲近自然,洗涤心灵的愿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