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日悬弧欲御骖,一夔偶病废朝参。
追惟父母生身苦,正值君王为国惔。
岂有青藜燃太乙,敢希白发博台三。
独思出纳多边警,忍负焦劳便释担。

【注释】

“壬戌”:《新唐书·李峤传》说,李峤的生辰在壬子年(唐武德七年),而卒于癸丑年(唐天宝三载),故诗题中的“壬戌诞日”,实为李峤生日。诞日,出生之日。四首,即此诗共四个题目。悬弧,指古代称男宾为新郎,新娘为女宾为新妇的婚礼习俗。御骖,指乘车。一夔,指夔龙,古代传说中一种无角的神异动物。偶病,偶尔患病。朝参,朝见皇帝的礼节。追惟,回想。父母,指自己的父母。生身苦,指父母生育抚养之艰辛。君王,指唐玄宗。国惔(tàn),国忧。太乙,指《易经》中上卦的太乙,象征阳刚之气。青藜(lí),指南唐李林甫所进献的一种草药,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太乙,指《易经》中上卦的太乙,象征阳刚之气。博台三,指李白的三首《古风》,都是讽刺当权者的诗。出纳,指帝王处理政务。警,警戒。焦劳,指繁重的政务。释担,放下担子,指卸任或退休。

【赏析】

《全唐诗》收录了李峤七绝五十二首,但只有这三首被单独列出,且以“诞日”为题。其原因值得玩味。从内容看,这三首与一般的庆寿诗不同,而是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第一首写李峤生于壬戌年,恰逢开元盛世,但诗人却感叹自己出生时正值朝廷内斗,父亲被罢相、母亲被幽禁的困境之中,自己出生之后也未能享受家庭的欢乐,反而常常要随侍父母左右,承担起照顾他们的重任。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贯穿全诗。

第二首写李峤因偶然患病而错过了一次朝见皇帝的机会。此时,他想起自己的父母一生辛劳,为国家培养了一个好儿子,又想到自己正值壮年,应当为国家效力的时候却因病而无法参与政事。这既表达了他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也流露出他对国家社稷的担忧。

第三首写李峤在仕途上的经历。他曾得到过唐玄宗的赏识并担任过重要职位,但他也曾因直言进谏而得罪权贵而被贬谪到边远之地。现在他又因患病而暂时离开了工作岗位。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沮丧或后悔,相反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即使不能继续为国效力,也要尽心尽力地为国家分忧。

这三首诗虽然只是短短几十字的短篇,但其内涵却是极其丰富的。它们不仅表现了李峤深厚的家国情怀,而且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理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