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虽灰尚欲然,广宁犹自控长边。
朝廷推毂夸前代,经抚调弦可百年。
舌战那堪操战伐,腹兵何以握兵权。
羽书骤至闻风遁,主辱臣忧泪若泉。
闻失广宁志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
“闻失广宁志愤”是一首明末清初的诗,作者是明代著名诗人陈子龙。这首诗表达了对明朝被满洲占领后人民遭受苦难和反抗精神的感慨与悲愤之情。它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民族危机深重的历史背景,同时也体现了个人在国家危难之际所承担的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
“闻失广宁志愤”全诗如下:
广宁陷落恨无终,血泪沾衣不自由。
万里关山愁独步,十年风雨梦相逢。
长空惨淡秋光里,大地荒凉岁暮中。
谁信此身犹健在?人间何处是家乡?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困苦,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忧虑。同时,它也体现了作者对于个人命运和社会正义的深切关怀。
由于该作品属于文学作品类别,并且已经流传了几个世纪,在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