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共云关暮共龛,梵音镫影对偏安。
禅销白骨空馀梦,瘦比黄花不耐寒。
西望有山生死共,东瞻无侣去来难。
故乡只道登高少,魂断天涯只独看。
哭静闻禅侣
介绍
《哭静闻禅侣》是明代诗人徐宏祖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作品原文:晓共云关暮共龛,梵音镫影对偏安。禅销白骨空馀梦,瘦比黄花不耐寒。西望有山生死共,东瞻无侣去来难。故乡只道登高少,魂断天涯只独看。
作者简介:徐宏祖,字振之,一字弗如,号霞客。他是明代著名的学者和旅行家,以其博学多识、游历天下而著称。在文学上,他的作品广受赞誉,尤其以描写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见长。
诗中意象:《哭静闻禅侣》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比喻,如“白骨”、“黄花”等,这些元素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深化了诗中所传达的情感。诗中的“黄菊”可能代表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美好事物的珍视。“瘦比黄花”则可能反映了诗人对自己或同伴的消瘦状态的同情。
情感表达:整首诗流露出深深的离愁别绪,诗人通过描绘与友人分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情的怀念和对孤独生活的感慨。诗中的“东瞻无侣去来难”更是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伴侣的渴望。
艺术特色:徐宏祖的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遵循了古典诗歌的规范,而且在内容上也展现了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魅力。《哭静闻禅侣》以其精湛的语言艺术和深邃的哲理意蕴,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创作背景:徐宏祖的创作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个人经历的积淀。他遍游名山大川,其间的所见所感最终转化为文学作品,使读者能够在诗中得到共鸣。这种创作过程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社会影响:《哭静闻禅侣》作为徐宏祖的重要作品之一,其影响力不仅限于当时,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为后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此外,徐宏祖本人的生平事迹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明代文人生活与精神世界的独特视角。
文学价值:通过对《哭静闻禅侣》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其不仅仅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哲理和人生感悟的文学作品。诗中的意境深远,语言精炼,充分展现了徐宏祖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考力。
徐宏祖的《哭静闻禅侣》不仅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哲理和人生感悟的文学作品。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看到一位文人在自然美景面前所展现出的敏感心灵以及对友情和生命的深沉思考。这首诗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值得人们进行深入研究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