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枫林日自波,离居偏在海云多。
不知何处传书雁,独自衡阳不肯过。
湘中杂咏
介绍
《湘中杂咏十绝》是王炎的作品之一,属于宋代诗人王炎的文学创作。
《湘中杂咏十绝》不仅是王炎个人艺术成就的体现,也是研究宋代文化、社会、历史以及个体情感的重要文献资料。通过深入研究和欣赏这首诗,读者可以进一步理解中国文学的丰富性和深度。
相关推荐
注释: 湘中杂咏:即《江行杂咏》。湘中,指湖南境内。 江岸枫林日自波:江边的枫树林子在太阳下波光粼粼。江岸,江边。枫林,指枫树林。日自波,太阳照在水面上,波浪荡漾的样子。 离居偏在海云多:我独自住在海边的云朵里。离居,离别了家乡的居住地。 不知何处传书雁:不知何处传来书信的大雁。传书,传递书信。 独自衡阳不肯过:自己一个人却不愿意经过衡阳。衡阳,今湖南衡阳市,为楚南名城。 赏析:
注释:湘中游子驻足兰舟,江上谁能吹奏明月之箫。借问芳情何处寄托,青山默然水路迢迢。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抒怀的诗。首句写潇湘归客停靠兰舟,二句写月夜江边有人吹箫,三句写询问佳人寄寓何处,四句写青山默默无言,水路迢迢。诗中借对湘江、洞庭湖一带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构思巧妙,用词凝炼,寓意深远
湘中杂咏·其一 兰皋宛转透蘋洲,是处人传帝子游。 长路别离谁不苦,清江白石为君愁。 注释 - 兰皋:指水边之地,泛指江河湖泊等水面。 - 宛转:曲折回旋的样子。 - 苹洲:小沙洲。 - 帝子游:帝王之子游玩。 - 长路别离:形容道路遥远,离别的痛苦。 - 清江白石:清澈的江水和白色的石子,这里用以比喻思念之情。 译文 在兰皋(指水边的地方)曲折地流淌透入小小的沙洲(指水中的小沙洲)
【注释】: 湘中:指湖南。贾傅:即贾谊,西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吊屈文:贾谊作《吊屈原赋》有“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等语。此指贾谊对屈原的同情。留逐客:指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抑郁死去。兰芷:两种香草。这里泛指芳草。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首句说湘水流域自古以来就有胜迹,但贾谊所传扬的只有吊屈原文。次句说,如今不是此地留下被贬逐的客人了,那么,这湘水两岸的兰花芷草还为谁芳香馥郁呢
【注释】 1.湘:指湖南。木叶:树叶。江潭:水边,这里指湘江之畔。 2.远客:远离家乡的游子。书:书信。缄(jiān):封套,信套。 3.万里:极言距离遥远。不度:不得通过,形容秋鸿南飞不能越过衡阳,回不到故乡。 4.断肠:形容极度悲伤。湘南:指湖南南部。 【赏析】 《湘中杂咏》是唐代诗人郑谷在湖南任职时所作诗篇。此诗描写了深秋季节,落叶满地,秋风萧瑟,征雁南飞,诗人遥想乡思,感慨万千。
湘水向东流过汨罗,屈原的千古遗恨。 楚地的孩子们不理解骚人的悲愤,仍然学习楚歌。 注释1:湘水:长江在湖南省境内一段,自南向北流经洞庭湖,注入鄱阳湖。 注释2:汨罗:古地名,在今湖南岳阳市东,是屈原投江的地方。 注释3:怀沙:指《离骚》。屈原作《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曾谪居……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后因以“怀沙”代称《离骚》。 注释4:楚童
湘中杂咏 江上相逢思渺然,归期犹滞楚云边。 衡阳自是无来雁,纵有乡书何处传。 注释与赏析 1. 诗句解读: - “江上相逢思渺然”,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江边偶然遇见某人时的心情,那种思念如烟如雾,难以捉摸和表达。 - “归期犹滞楚云边”,诗人的回家时间还被滞留在楚国的云朵之中,暗指旅途的遥远和时间的拖延。 - “衡阳自是无来雁”,这里的“衡阳”指的是湖南省的衡阳市,而“来雁”通常指的是候鸟
注释:在山南山北都能看到鹧鸪在飞翔,日暮时分,远征的人泪水沾湿了衣襟。不要说思念君王的路不能到达,纵使能走也不如回家。 赏析:此诗写征人在思归不得时的心情苦闷。首二句写鹧鸪飞鸣,渲染出一片凄迷、愁惨的气氛;三、四句以反语出之,说思归是无望的,不如归去算了。全诗情调感伤,语言浅近,却有“沉至味而后出”(方回《瀛奎律髓》卷四)的艺术魅力
湘中杂咏 注释:雁阵飞过回雁峰头,发出几声鸣叫。白蘋洲上旅人心怀思念之情。衡阳距离家乡有一千多里之遥,一夜之间就变得满头白发。 译文:雁阵飞过回雁峰头,发出几声鸣叫。白蘋洲上旅人心怀思念之情。衡阳距离家乡有一千多里之遥,一夜之间就变得满头白发。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游子思乡的诗。首句写回雁峰头的鸿雁成行,声声长鸣,引起作者对故乡的思念;次句写白蘋洲上的旅人怀乡情切,心绪难平
渔归远浦夕烟生,雁落平沙秋水明。 小艇夷犹江上客,棹歌偏在月中行。 赏析: 《湘中杂咏》是宋代诗人王炎的一组诗作,共十首。这些作品以湘中为背景,描绘了四季变换中的自然景象与人物生活,体现了王炎深邃的诗歌艺术造诣。 第一句“渔归远浦夕烟生”,通过描写夕阳下渔民归来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傍晚时分,渔民驾着小船缓缓归家,夕阳的余晖映照在他们的身上,仿佛给水面染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注释:在湘中乘坐兰舟,顺流而下,风景如画。千里之外传来的风声,仿佛是杜若花的香气。迁客多有怨言,却不知这美好的风景就在潇湘之间。 赏析:本诗描绘了诗人在湘中乘船时所见的美景和内心的感受。前两句通过“摇漾”、“风传”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兰舟在水面上摇曳的情景,以及千里之外的风吹动杜若花的香气,给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感觉。后两句则揭示了迁客的无奈和辛酸,他们虽然身处异地,却常常感到心中充满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