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曲

钱塘小儿学弄潮,硬篙长楫捺复捎。
舵楼一人如铸铁,死灰面色晴不摇。
潮头如山挺船入,樯橹掀翻船竖立。
忽然灭没无影踪,缓缓浮波众船集。
潮平浪滑逐沙鸥,歌笑青山水碧流。
世人历险应如此,忍耐平夷在后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钱塘小儿学着弄潮,拿着竹篙、长楫一会按压、一会拂掠。

掌舵人如同铁铸一般纹丝不动,脸上如死灰般没有表情。

潮水涌来像山一样冲向小船,把樯橹掀翻,小船都竖立起来。

潮水忽然间将这些船卷没,使得它们无影无踪,在众人心惊胆战之际,潮头又渐渐缓和了下来,小船们重新显现、聚拢。

潮水平息波浪和缓,弄潮船轻快地追逐着沙鸥,人们在青山碧水间欢歌笑语。

人们经历危险应该像弄潮儿一样,渡过险关,平坦的道路就在后面。

介绍

《弄潮曲》是郑板桥写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与《观潮行》是姊妹篇。周密《武林旧事》记载了钱塘少年弄潮的惊心动魄的场面:「吴儿善泗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不沾湿,以此夸能。」《弄潮曲》再现了这个场面。

注解

篙:撑船的竹竿。

捺:按。

捎:拂掠。

「舵楼一人如铸铁,死灰面色晴不摇」句:形容掌舵人精神高度集中。

樯橹:桅杆和大桨。

「潮平浪滑逐沙鸥,歌笑青山水碧流」句:吴地风俗水戏完毕,往往喜欢唱歌。苏轼《瑞鹧鸪·观潮》记载:「依欲送潮歌底曲?樽前还唱使君诗。」

平夷:安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