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半角玉版方,曾沐纯庙题奎章。浙江疆臣拜手献,楮先生侍南书房。
是时遭际重台阁,徵士联吟尽鸿博。吾杭杭厉本乡亲,如凤之翎麟之角。
百四十年时不同,流落燕台花市中。世情莫叹薄如此,幸有同声片楮通。
我昔相遇琉璃厂,短幅长笺两心赏。携归同社赠新诗,首唱铁花老词长。
先生先世尤可详,晋有蚕茧唐硬黄。百金不许市一纸,江南供奉澄心堂。
碧云春树好颜色,红染桃花艳芳泽。终古家声重洛阳,白州刺史高华职。
有明繁盛宣德年,远族更有侧理笺。二林家宝不敢秘,亦拜天家赐锦鲜,先生之风无瑕净,老去红颜花掩映。
愿花常好楮国春,我尚依依桑梓敬。清平四海万千秋,来助人修五凤楼。
新翻花样马一角,快写吉语羊千头。
角花笺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角花笺歌》是清朝丁立诚的作品。
《角花笺歌》作为一首古诗词,其创作背景和历史地位都十分显著。丁立诚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浙江地区文化传承的尊重和对清代文化氛围的赞美。诗中提到“曾沐纯庙题奎章”,这暗示了作品与清代帝王或文人有着密切的联系,可能与当时的文化政策、社会风尚有关。诗中也提及“是时遭际重台阁”,表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背景为文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艺术角度来看,《角花笺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诗中的“金花半角玉版方”不仅形象地描述了纸张的质地和外观,也隐含了作者对这种物质载体背后深厚文化的珍视。而“百四十年时不同,流落燕台花市中”则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文化的变迁,同时也映射出书籍在历史长河中的流转与命运。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为读者提供了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思考。
从文学价值来看,《角花笺歌》不仅是丁立诚个人才华的体现,更是清代文化繁荣的一个缩影。诗中的语言精炼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而不造作,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情感表达能力。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角花笺歌》是一首充满历史意义、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的佳作,它不仅记录了清代的文化风貌,也体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热爱。无论是对于学术研究还是对于普通读者,这首作品都具有较高的阅读和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