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神 · 慢李笠翁招饮观家姬新剧

百花巷。乍小队、花神来降。看面似芙蓉眉似柳,点素额、檐梅初放。莲袜榴裙花下舞,桃叶渡、采菱新唱。湘帘卷、兰香暗度,风动罗衣微扬。
惆怅。分明仙乐,大罗天上。听赵瑟秦筝吴苑曲,妒杀粉君脂相。自笑周郎愁眇眇,好央及、灯花剔亮。怕飞逐彩云,牢系鸾凤,重重绡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二郎神·慢李笠翁招饮观家姬新剧是清代文人李渔创作的一部戏剧作品,属于中国古代戏曲的范畴。这部作品主要讲述了李笠翁为了结交名士、欣赏艺术而邀请家中姬妾观看新剧的故事。通过这一事件,李笠翁展现了他博学多才、爱好文艺的个性特征,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人对于戏曲文化的喜爱和追捧。

李笠翁(1680-1759),字雪芹,号笠翁,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戏剧理论家和戏剧家。他的文学创作涉及诗歌、散文、小说等多个领域,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浮生六记》、《闲情偶寄》等。在戏曲方面,李笠翁也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作品如《闲情偶寄》中的“曲部”部分,就详细介绍了戏曲的创作和表演技巧。

《二郎神·慢李笠翁招饮观家姬新剧》是李笠翁的一部戏曲作品,根据史料记载,该剧可能创作于康熙年间(1662-1723)。在这部作品中,李笠翁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戏曲的魅力,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同时,这部作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人对于戏曲文化的重视和推崇,以及对戏曲艺术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魅力的赞赏。

《二郎神·慢李笠翁招饮观家姬新剧》是一部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古代戏曲作品,它不仅展示了李笠翁的文学才华和戏剧创作能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人对于戏曲文化的热爱和追捧。对于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和戏曲的朋友来说,阅读和欣赏这部作品是一种很好的文化体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