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代兴亡茂草荒,名门龙虎概难量。
金陵自昔钟王气,不及乌衣阀阅长。
读王谢传十二首
介绍
。
《读王谢传十二首》是唐代诗人韦庄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共十二首。
- 王氏一门两晋风,谢家一族六朝春。
- 谢公醉卧无归路,王霸空歌有泪痕。
- 飞阁流丹上碧霄,长廊高槛锁清秋。
- 画堂金铺红烛冷,绮窗朱户晓寒愁。
- 楼外青山青未了,楼前绿水绿无涯。
- 王谢风流今古别,繁华富贵梦魂间。
- 青山落日黄茅草,白水秋江红叶船。
- 花满人间春欲暮,酒醒何处夜茫茫。
- 画堂金铺红烛冷,绮窗朱户晓寒愁。
10.
相关推荐
读王谢传十二首·其十二 六代兴亡茂草荒,名门龙虎概难量。金陵自昔钟王气,不及乌衣阀阅长。 注释:这首诗是清朝牛焘的作品。诗中提到了“王谢”是指东晋时期的王氏家族和谢氏家族,这两个家族在历史上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这里的“王茂宏导”指王羲之,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画家。而“处仲何心杀伯仁”则指的是春秋时期的故事,其中处仲指的是公子虔,伯仁指的是公孙龙
读王谢传十二首其十二 牛焘 同气操戈向帝闱,独惭大义灭宗亲。当时百口援谁托?处仲何心杀伯仁。 注释 - 牛焘:清代诗人,字涵万,丽江人,拔贡生,历任镇沅、安宁、邓川、罗平教官,有《寄秋轩稿》。家饶于赀而标寄萧然,蓄一雷氏琴,自谱新曲被之弦轸,同时马之龙能吹铁笛,郡中有“牛琴 马 笛”之目。咸、同之乱,焘避之山洞中,抱琴而死。剑川赵藩辑其诗七十余首刊入《丽郡诗征》中。 - 同气
绝代风流擅盛名,却缘艺事掩生平。 山阴换得群鹅去,谁识当年誓墓情。 注释与赏析: - 绝代风流擅盛名:形容某人或某事在历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地位。 - 却缘艺事掩生平:由于专注于某项艺术活动,而忽视了个人的其他方面,掩盖了其真实的生活经历。 - 山阴换得群鹅去:意指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地区得到了一群鹅,但可能暗示了某种失落或变化。 - 谁识当年誓墓情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诗句释义: - 浔阳赴义早知名:指王羲之年轻时就以书法闻名,他的书法技艺很早就已经传遍了整个江南地区。 - 戴面朝天八座惊:描述了王羲之头戴冠冕,身披锦衣,面对朝廷时的威严与震撼。 - 太保幸晋家法在:提到晋朝时期的太保司马光,他的治国理念和家族法度至今仍有影响。 - 免教馁鬼作怨声:意指避免让饥饿鬼魂制造麻烦。 2. 译文注释: - 译文
【注释】 出入扶桑:指东晋王导、谢安等高门士族,他们世代显赫。扶桑:《山海经》中说:“东方有扶桑木,日出照之,其木可以为剑。”后以“扶桑”代指南方。自矜:自负。轻谋寡虑:少思寡欲。娱竟陵:在竟陵(今湖北天门)做官。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作者借对南朝名士如王导、谢安等人的追念和评价,来影射唐人对晚唐诗人的轻薄态度。全诗四句,一气呵成,结构严密,语言精练,寓意深刻。 前两句是说东晋的王导
读王谢传十二首·其十二 冠冕台端孰比隆,文章礼乐旧家风。 若论佐命酬勋阀,长史何来位待中。 注释与赏析 冠冕台端孰比隆:形容王谢家族的尊贵地位和显赫声望。 文章礼乐旧家风:王谢家族擅长文学艺术,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若论佐命酬勋阀:如果谈论王谢家族的功勋和荣耀。 长史何来位待中:长史是古代的一种官职,此处用来形容王谢家族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赏析 这首诗是清朝牛焘的作品
读王谢传十二首·其十二 司马还朝尽伏雌,矫情坐镇系安危。 早知破敌推儿辈,山墅何来敌手棋。 注释:司马:指朝廷中的官员,这里可能是指牛焘本人或者他的同僚。尽伏雌:完全屈服。矫情:掩饰真情。坐镇:驻守某地。系安危:关系到国家安危。早知:预先知道。破敌:击败敌人。推儿辈:推荐年轻人。山墅:别墅。何来:哪里来。敌手棋:像下棋一样对抗的对手。 赏析:这首诗是牛焘的《读王谢传十二首》中的一篇
【注释】: 1. 虑澹能教物自轻:《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中,“澹”指淡泊。王弼注:“澹者,无为也。欲令物各得其和以自澹然。”《庄子·秋水》:“吾闻道在屎溺。”郭象注:“道不系乎有形,故寄于无形,非寄于臭腐也。”《列子·黄帝篇》:尧让天下于许由,曰:“子何以报我?”由曰:“臣闻明主不羞匹夫,故遂举而加诸上位。”《列子·杨朱篇》,杨朱说:“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之过隙耳。” 2. 永嘉山色足怡情
【注释】 雪赋:晋代王羲之写的《兰亭集序》中,有一段“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的佳句,后人称之为“王右军雪赋”。摅藻奇,指王羲之在《兰亭序》里写景抒情,文采斐然,妙笔生花。 永嘉(今浙江温州)妙句:指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其中“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春草池塘梦:指晋安帝司马德宗永嘉年间,名士谢安在会稽郡山阴的兰亭举行盛会
读王谢传十二首·其三·王羲之 秦廷佐命有元功,解玺何劳唤侍中。 独怪子陵终屈节,愧他明月与清风。 注释翻译: - 秦廷佐命有元功:秦廷辅佐朝廷有功。 - 解玺何劳唤侍中:为什么要召唤侍中来解开印玺。 - 独怪子陵终屈节:我奇怪子陵终究还是屈服了。 - 愧他明月与清风:我惭愧于他的清白和风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通过对比王羲之的才华与高尚品质和子陵最终的屈服
【注释】 王谢:指南朝王导、谢安父子,以清正廉洁著称。 贾祸:因文字而获罪。 双流:指东晋王敦和谢鲲兄弟,王敦曾起兵反晋,后被诛杀,史称“八王之乱”;谢鲲为谢尚弟,亦参与谋反,后被族灭。 鼓浪:激浪,喻指叛乱的波澜。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借古讽今。前四句赞颂王导、谢安父子的清正廉洁、才能出众。后四句则指出他们的文字能招祸,王敦、谢鲲兄弟的叛乱便是明证;同时
物换星移几度春,连甍甲第累朝新。 多情独有堂前燕,犹认乌衣旧主人。 诗句注释与赏析: 第一句: - “物换星移几度春”:这句描述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表达了世事沧桑,人事变迁的主题。 - “几度春”:这里指春天的更替,强调时间的快速流逝。 - “连甍甲第累朝新”:形容建筑连绵不断,历经多个朝代仍然保持着新鲜感。 - “累朝新”:意指每个朝代都有新的发展和变化。 - “物换星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