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春台

柳絮飘残,樱桃熟后,东风开老将离。杳杳燕关,三年鹏息应飞。联翩佳友分携。黯江干、帆影鞭丝。菰芦留我,郊居独赋,西笑难期。
青云有客,白社无人,芳邻枉卜,乐事犹迟。残书几卷,小车花下方移。袁北张南,拟过从、斜对柴扉。却谁知。有夕阳一片,做出相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燕春台》是一部文学作品,它并非指具体的一个作品名,而是宋代赵以夫的作品《燕春台·送徐意一》的简称。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介绍这部作品:

  1. 作品背景:《燕春台·送徐意一》,是一首描绘春日送别情景的词。在这首作品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东风轻拂、花落鸟鸣的美好春光和对离别的情感。作者巧妙地利用自然景物作为情感载体,将春天的生机与离愁别绪交织在一起。

  2. 艺术特点:赵以夫的这首作品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燕春台·送徐意一》中,“绣地残英”与“画空飞絮”等词语不仅形象生动,还带有淡淡的诗意,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和离愁别绪。此外,全篇充满了动态美,如“留春不住,绿波渺渺,碧草萋萋”,这些细节描写增强了作品的画面感和情感共鸣。

  3. 词牌名称:《燕春台》不仅是这首词的名称,也是词的一种格式,名为“燕春台慢”。这一词牌名在宋金元时期广泛流行,被许多词人使用。它的结构通常为前后两阕,每阕各有四句,共八句。这种词牌形式在宋代尤为盛行,为诗歌增添了更多变化和韵味。

《燕春台·送徐意一》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诗词,更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通过对赵以夫《燕春台·送徐意一》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古代文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表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