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分手际,是我断肠时。
溪碧水声咽,柳青风色悲。
片帆烟上转,孤影月中随。
一衲余无累,飘然任所之。
送野庵南行参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野庵南行参访》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该诗描写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送野人东游,
为予谢安石。
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
城郭知谁在?
唯见长江天际流。
首二句,交代送别的原因——东游(即到东方去),并点出东游的对象——野人(指作者的朋友)。“为予谢安石”,化用典故,意谓东游之人,乃是我的好友谢安石。这两句写送别的场景和心情,写得含蓄委婉,有不尽之意。
三四句,写目送友人远行的感慨。这两句与孟浩然的“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意境略同,但王维的这两句写得较为蕴藉,不直说别后的孤独、飘泊,而说山川不同,风月一样,暗示自己虽与朋友远隔千里,但却心心相印,无丝毫芥蒂。这是从对方落笔,表现自己的心情。
五六句,再写目送友人远行的感叹。友人所去的地方不知在何方,只见江水滔滔地流向天际流去。这里暗含着一种怅惘之情。
末二句,写目送友人远行之后,自己独处时的感慨。城郭不知在何方,只有长江滚滚地向东奔流而去。这两句也与孟浩然的“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意境略同。但王维的这两句写得更为曲折,不说友人去后自己的感受,却写自己送客之后的感受;不说自己目送友人的情景,却写自己目送友人之后的情景。
前六句写送别,最后一句写送别之后的感慨,前后照应,脉络清楚。诗中运用典故,既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又使诗歌显得委婉含蓄,耐人寻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