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官道柳,采掇有饥妇。年年旱魃杀五谷,客米千钱仅一斗。
有饭柳作齑,无饭柳作糜。阿夫河南趁工死,归食老姑兼哺儿。
春风飘飘春已深,枝叶老硬伤人心。
官道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官道柳》是王芑孙创作的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诗作。下面将介绍这首诗的相关信息:
作者简介:《官道柳》是由诗人王芑孙所创作。王芑孙,字念丰,号惕甫,别称铁夫,出生于长洲。他的生平经历颇为丰富,乾隆戊申年被召入京参加科举考试并成功入选举人。除此之外,他还曾担任过华亭教谕的官职。王芑孙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涉猎于文学、诗词等领域,其作品深受后人赞誉。
诗作原文:这首诗的原文如下:“临清官道柳,采掇有饥妇。年年旱魃杀五谷,客米千钱仅一斗。有饭柳作齑,无饭柳作糜。阿夫河南趁工死,归食老姑兼哺儿。”通过这些诗句,读者可以感受到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和艰辛,以及对不公现象的强烈控诉。
诗作主题:该诗以“春已深”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社会画卷。诗中描述了因旱灾而失去生计的贫苦人民,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采摘路边的柳树枝叶,甚至将其食用。这样的场景让人不禁联想到那些无家可归、生活困苦的人们。诗中的“春风飘飘春已深,枝叶老硬伤人心”更是凸显了季节变化对人们生活的无情影响。
艺术特色:王芑孙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饥妇”、“旱魃”、“千钱仅一斗”等,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也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败。此外,诗中的对比手法也十分突出,例如,有饭吃的人与无饭吃的人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主题情感。
除了上述分析外,以下还有一些值得采纳的建议:
- 在阅读王芑孙的《官道柳》时,可以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理解诗中的情境,从而更深入地把握其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 了解王芑孙的其他作品,如《渊雅堂集》,可以帮助全面认识这位诗人的创作风格及其历史价值。
- 如果有机会,亲自去临清的官道旁走走看看,体会诗中所描绘的那种萧条景象,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
《官道柳》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期社会的真实面貌。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批判,让后人深思那个时代的不公与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