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杖吟

倚杖出岩扉,秋入荷衣冷。
清风吹柳条,素月照松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倚杖吟》是一首五言绝句,由清代诗人王授创作。这首诗以其简洁明了的形式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王授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追求。以下是对《倚杖吟》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倚杖吟》的作者是王授,字元予,号瀛洲。成化、正德年间出生,早逝,享年三十一岁。他的生平虽不详尽,但据记载,他少有文才,作品简严且深具特色。王授的作品不仅在文学领域有重要价值,还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2. 诗歌原文:倚杖出岩扉,秋入荷衣冷。清风吹柳条,素月照松顶。诗中的“倚杖出岩扉”描绘了诗人行走于山间小径,依靠拐杖缓缓前行的情景。“秋入荷衣冷”则形容秋天的到来给荷叶带来了凉意,增添了一丝寒意。“清风吹柳条”与“素月照松顶”两句则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美感。全诗语言简洁而意象鲜明,充满了浓郁的自然气息。
  3. 艺术特点:《倚杖吟》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其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和富有层次感的意象构建上。整首诗没有过多的修饰,却能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绘的场景之中。这种简约而不简单的表现手法,展现了王授高超的诗歌技巧。
  4. 文化影响:作为王授的代表作之一,《倚杖吟》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全唐诗》收录了此诗,显示了其在唐代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清代诗歌的某些审美倾向,如注重自然美和清新风格的追求,这些都对后世的文学作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倚杖吟》不仅是王授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五言绝句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深入理解古代诗人如何用简练的文字表达深邃的情感,以及如何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巧妙结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