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宣皇宫中脂粉箱,青花素瓷出上方。陶模范埴好形像,烧胚膊非寻常。
曼身穴腹判两截,一道坎中周四旁。融脂沦粉恐胶结,洄漩复壁流温汤。
宛若丽华斗妆罢,宫沟浅腻萦苑墙。何年此物坐弃掷,竟置姜郎砚塘侧。
隔盎微闻金粉香,开奁尚带胭脂色。摩挲日剧但把弄,未审甄人定何用。
贾胡欲认不辨名,卢女相看宛如梦。连昌宫监老不堪,落花时节来江南。
见此忽尔惊叹息,云是先朝旧承值。曾赐昭阳系臂红,玉函脂粉在其中。
盘间花贮甘泉露,镜里衣穿仁寿铜。良人少使望春树,百子池前早祠去。
额画销朱点晕重,指尖碾玉当窝处。由来摘揥最烦纡,惟此当窗好匀注。
紫水开唇恍泻丹,红绵扑粉如飞絮。因之瓦甒独见亲,珠椷宝柙皆非伦。
履箱银钥擎奴子,钿合金钗付贵嫔。谁知世事颇难测,金狄铜仙雨中拆。
拾得皇孙绣褓钱,抛来魏后湘纹尺。昭华翠琯摧井干,道傍团扇遮弥寒。
库名宜圣总散失,独留金碗传人间。承恩当日授佳器,前后纷纶尚能纪。
花箱虽好何代贻,知为宜德年间事。我来吴会当岁除,东湖水落西流鱼。
姜郎酒后出示我,令我抱之长欷歔。黄钟土釜本反覆,几见桑田变成谷。
半世红颜委道途,上阳白发谁膏沐。箱空脂尽粉未调,当前若个真娥媌。
君家陈宝世无算,为汝一歌宣德窑。
宣德窑青花脂粉箱为莱阳姜仲子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宣德窑青花脂粉箱为莱阳姜仲子赋》是清代毛奇龄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写宣德时期的青花瓷,特别是一个名为“姜仲子”的人所使用过的脂粉箱,展现了作者对历史文物的珍视和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深厚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 诗歌原文
君不见宣皇宫中脂粉箱,青花素瓷出上方。
陶模范埴好形像,烧胚㸌膞非寻常。
曼身穴腹判两截,一道坎中周四旁。
融脂沦粉恐胶结,洄漩复壁流温汤。
宛若丽华斗妆罢,宫沟浅腻萦苑墙。
何年此物坐弃掷,竟置姜郎砚塘侧。
隔盎微闻金粉香,开奁尚带胭脂色。
摩挲日剧但把弄,未审甄人定何用。
贾胡欲认不辨名,卢女相看宛如梦。
连昌宫监老不堪,落花时节来江南。
见此忽尔惊叹息,云是先朝旧承值。
曾赐昭阳系臂红,玉函脂粉在其中。
盘间花贮甘泉露,镜里衣穿仁寿铜。
良人少使望春树,百子池前早祠去。
额画销朱点晕重,指尖碾玉当窝处。
由来摘揥最烦纡,惟此当窗好匀注。
紫水开唇恍泻丹,红绵扑粉如飞絮。
因之瓦甒独见亲,珠椷宝柙皆非伦。
- 诗歌赏析
- 在这首诗中,毛奇龄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古代珍贵的青花瓷与现代的日常用品进行了生动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遗产的珍视和尊重。
- 诗中的“姜郎砚塘侧”不仅指代了具体的地点,更象征着一种文化传承和历史的延续。这种象征性的描述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
- 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毛奇龄成功地传达了他对青花瓷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热爱和敬意。这不仅是对物质美的追求,更是对精神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赞颂。
- 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个物品的描述,更是一种文化记忆的保存和传承。它提醒人们珍视和保护那些能够代表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特色的遗产。
《宣德窑青花脂粉箱为莱阳姜仲子赋》不仅仅是一首诗歌,它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欣赏到毛奇龄独特的艺术风格,还能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