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观西洋国所进狮子因获遍阅虎圈诸兽敬制长句纪事和高阳相公

古皇慎德开四译,内被绥侯外蛮貊。贡物区为王会文,共球载在宾庭册。
河镠畎翟献上方,兜离僸𠇱陈明堂。三灵既应百神洽,般般之兽皆翱翔。
康熙戊午十七载,神武声名播遥海。五畤从教白泽来,千门真见黄龙采。
鸦翎习习负矢飞,鸡斯乘之归林支。诸方执贽俨相列,东渐溟渤流沙西。
于中有国名古里,曾渡澜沧作海市。鱼眼看波射水红,鲛丝织浪翻云紫。
地当申未产兽雄,金精杰出毛群中。衔绦饰组献天子,裁贝作章辞礼恭。
从容槛致射熊馆,不为珍禽为怀远。虎落时看接上林,鹰房秋到移南苑。
廷臣侍从欲赋诗,皇恩有诏徐观之。圆目昂鼻有筋力,悬星掣电无雄雌。
独怜耏发未卷曲,曳尾绁绁若散丝。衣被欲成鞠色见,牙龈不使钩形施。
尔时群槛柙诸兽,木垒枪樊列前囿。熊罴避路不用当,虎豹攀栏有时吼。
青鸾赤雀相对栖,豪猪野马争游嬉。张昭见此不动色,朱亥在傍何所思。
闻之有熊狩旸谷,获得狻猊比牛畜。汉时安息亦献斯,形似麒麟但无角。
从兹郊祀播乐章,射乌格鹿非寻常。铙吹已陈《朱鹭曲》,徵歌还及白狼王。
何如储偫未完缉,诏遣求贤共来集。东堂甫布网罗成,西域刚逢旅獒入。
招摇乍启禁篽开,白麟有对皆奇才。请看太保《卷阿》赋,恍见文王灵囿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诏观西洋国所进狮子因获遍阅虎圈诸兽敬制长句纪事和高阳相公》是清代诗人毛奇龄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通过描绘西洋国所进狮子的盛况,反映了当时中国与外国交流的繁荣景象,体现了作者对这种文化交流的赞美和敬意。以下是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背景
  • 创作时间:《诏观西洋国所进狮子因获遍阅虎圈诸兽敬制长句纪事和高阳相公》的创作时间是在康熙戊午年(1708)的十七载。这一年,神武声名在远方传播,表明了当时的社会文化氛围极为开放和包容。
  • 历史背景:清朝时期,中国与西方的交流日益频繁,特别是到了康熙年间,对外交流达到了空前的繁荣。这为毛奇龄创作此类诗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1. 诗歌内容概述
  • 开头描写:《诏观西洋国所进狮子因获遍阅虎圈诸兽敬制长句纪事和高阳相公》的开篇便用壮丽的笔触描绘了西洋国所进狮子的盛况。这些狮子被精心饲养,并被展示给所有宾客观看,展示了其非凡的能力和魅力。
  • 后续描述:诗中详细描述了狮子被观赏的情景,包括其雄姿英发、矫健有力的姿态。同时,也提到了狮子被送往皇宫,作为珍贵的礼物献给皇帝和高级官员,显示了极高的礼遇和重视。
  1. 诗歌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毛奇龄的诗歌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气息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 意象运用:在这首诗中,毛奇龄巧妙地运用了“狮子”和“虎圈”等意象,既展现了西洋国的文明程度,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威猛形象。

《诏观西洋国所进狮子因获遍阅虎圈诸兽敬制长句纪事和高阳相公》不仅是一首描写动物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反映了当时中外文化交流的繁荣,而且展示了诗人对这种交流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赞誉。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它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传播与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