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女摇仙佩示三弟

仙云缥缈,三五银蟾,无限清光皎皎。绿绮传心,红绡有意,相见两情倾倒。
懊恨知多少,恨黄鹂隔院,珠喉弄晓。猛可地、一声去也,玉佩犹鸣,香车顿杳。
待欲学韩凭,粉蝶轻盈,梦儿空绕。细想有何留恋,枝上桃花,已入东君怀抱。
无计神伤,有怀肠断,浪说王孙芳草。已被多情恼,倘情根不断,韶华易老。
最好是、拈花微笑。何须惆怅,几番谱尽相思调。者春梦、何曾醒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玉女摇仙佩·示三弟》是清末诗人王易创作的一首词,创作于20世纪初的清朝时期。下面将从作品的背景、艺术特色以及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介绍:

  1. 作品背景
  • 创作时间:《玉女摇仙佩·示三弟》的创作时间是在清朝末年,具体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动荡与变革。在这个背景下,文人墨客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王易作为其中的一员,用这首词表达了他对爱情和人生的感悟。
  • 作者经历:王易的生平资料不多,但可以推测他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受到古典文学的影响,对诗词有着深厚的兴趣和造诣。他的这首词可能也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孕育而生的。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这首词的语言简洁而优美,采用了中国传统诗词中的常见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词既有画面感又富有诗意。词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如“仙云缥缈”、“三五银蟾”,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 情感表达:词中通过描绘黄鹂的歌声,传达了作者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和遗憾。黄鹂的叫声成为了爱情消逝的象征,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1. 情感表达
  • 爱情主题:词中的“玉女”和“仙佩”很可能是作者对理想情人的象征,而“示三弟”则可能指的是作者的三位男性友人。词中的两情倾倒和珠喉弄晓,暗示了主人公之间深厚的感情和美好的相遇。
  • 人生感慨:通过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词反映了作者对生命无常的深刻认识。黄鹂隔院的描写,更是增添了一丝忧伤和无奈,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变迁的感慨。
  1. 文化价值
  • 历史意义:作为晚清的作品,《玉女摇仙佩·示三弟》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也为后世研究清末文学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同时,它也是中国诗词宝库中的瑰宝,展示了清末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
  • 艺术价值:这首词的艺术成就体现在其独特的审美追求和精湛的语言运用上。它不仅是清代词作中的佳作,也对后世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励着后来的文学创作者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

《玉女摇仙佩·示三弟》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文化价值的诗词,还是王易个人情感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这首词,可以窥见清末文人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词的艺术成就和历史地位使其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后人深入研究和鉴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