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水岩过大峪登紫石崖

才下东峰巅,又上西山顶。人或笑其劳,吾自厉吾猛。
细路循岩{赘山},登顿披榛梗。鸟鸣林壑幽,犬吠林坞静。
过涧时低头,攀崖还引领。流泉足底鸣,激石声作哽。
曲磴盘环环,平梁横侹侹。行行且复休,小坐据高岭。
南望海天阔,晴空开万顷。城郭带斜阳,白沙接溟涬。
四山红叶红,更比春光靓。傍晚寻路归,十步九换景。
童冠共陶然,歌吟忘路永。到寺日已沈,夜游还烛秉。
寓内多名山,焉能遍游骋。人苦不得间,蓬莱在人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由水岩过大峪登紫石崖》是清代诗人史梦兰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攀登紫石崖时所见的景色,以及他对于攀登过程中所感受到的艰辛和喜悦的深刻体验。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背景与作者
  • 作者介绍:史梦兰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多以描绘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创作时间:这首诗的确切创作年份不详,但根据内容推测,应是诗人在游历大峪时所作。
  1. 诗歌原文
  • 诗句:才下东峰巅,又上西山顶。人或笑其劳,吾自厉吾猛。
  • 译文:刚从东面的山峰下来,又攀登西面的山顶。有的人嘲笑我的劳累,但我自我勉励要勇猛不屈。
  • 赏析: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攀登紫石崖的决心和勇气,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坚持和乐观态度。
  1. 诗歌内容
  • 攀登过程:诗中描述了诗人从东面山峰下来,又攀登西面山顶的过程。这种描述不仅展示了攀登的难度,也反映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 自然环境:诗中描写了鸟鸣林壑幽静、犬吠林坞宁静的自然景色,以及过涧时低头、攀崖引领的动作细节,这些生动的描绘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 内心感受:诗人在攀登过程中,既感受到了艰辛,也体会到了喜悦。诗中的“流泉足底鸣,激石声作哽”形象地传达了攀登带来的挑战与乐趣。

《由水岩过大峪登紫石崖》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更是一篇充满哲理的散文诗。它通过对攀登过程中的感受和对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