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同郑子勉陈玉笥登郡南楼饮玉笥斋

又是重阳日,登楼望落霞。
与君呼绿酒,犹未见黄花。
霜气分梧叶,砧声聚水涯。
一时知己在,何事惜年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日同郑子勉陈玉笥登郡南楼饮玉笥斋》是清代诗人申涵煜的作品,诗中通过登高望远、饮酒赏菊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人生哲思的深刻感悟。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九日同郑子勉陈玉笥登郡南楼饮玉笥斋·其一》的作者是申涵煜,字观仲,号鹤盟,直隶永年(今河北省永年县)人。他好读史,论古今盛衰、政治、理乱、得失如指诸掌。
  • 作品成就:《九日同郑子勉陈玉笥登郡南楼饮玉笥斋》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与友情的诗作,也是其文学成就的体现。
  1. 作品原文及翻译
  • 原文:《九日同郑子勉陈玉笥登郡南楼饮玉笥斋 其一》又是重阳日,登楼望落霞。与君呼绿酒,犹未见黄花。霜气分梧叶,砧声聚水涯。一时知己在,何事惜年华。
  • 翻译:又是一个重阳节,登上郡南楼观赏着夕阳西下的美景。与您一起举杯畅饮,却还没见到菊花盛开。秋霜使得梧叶上的露珠凝固成霜,水岸边的砧声也随着季节的到来而变得更加频繁。在这美好的时刻,我们聚在一起共话知己,为何要吝惜这宝贵的时光呢?
  1. 诗的主题与情感
  • 主题:《九日同郑子勉陈玉笥登郡南楼饮玉笥斋》主要描绘了重阳节登高望远的情景,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友情的珍视。
  • 情感: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赞美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作者通过饮酒赏菊的场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间无情的哀叹。

《九日同郑子勉陈玉笥登郡南楼饮玉笥斋》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友情的诗歌,更是一次对人生哲理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以及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和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