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重阳日,登楼望落霞。
与君呼绿酒,犹未见黄花。
霜气分梧叶,砧声聚水涯。
一时知己在,何事惜年华。
诗句: 又是重阳日,登楼望落霞。
译文: 今天是重阳节,登上城北的高楼眺望着美丽的晚霞。
赏析: 此句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诗人与友人在重阳节当天登高望远的情景,通过对比“又是”和“登楼望落霞”,不仅展现了节日的气氛,更突出了诗人对美好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又是重阳日,登楼望落霞。
与君呼绿酒,犹未见黄花。
霜气分梧叶,砧声聚水涯。
一时知己在,何事惜年华。
诗句: 又是重阳日,登楼望落霞。
译文: 今天是重阳节,登上城北的高楼眺望着美丽的晚霞。
赏析: 此句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诗人与友人在重阳节当天登高望远的情景,通过对比“又是”和“登楼望落霞”,不仅展现了节日的气氛,更突出了诗人对美好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发丹阳暮抵阊门》是清代诗人申涵煜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译文: 三日枫桥路,高帆一日回。 偶因风力好,遂使客愁开。 双橹摇江月,千峰度酒杯。 夜来经虎阜,镫火照楼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思考。诗中通过“三日枫桥路”等词语,展现了旅途中的风景变化,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旅途中所见美景的喜爱之情。诗人通过对比“偶因风力好
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的格式要求: 1. 先输出诗句,后面是译文。 2. 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 3. 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 4. 在末尾附上赏析。 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第一句: “九日同郑子勉陈玉笥登郡南楼饮玉笥斋。” - 关键词:九日、郑子勉、玉笥、郡南楼、饮玉笥斋。 - 注释:这首诗写的是在九月九日这一天,作者与朋友郑子勉一起登上郡南楼,并在玉笥斋中饮酒。 - 赏析
虎丘 古寺寒烟际,郊晴问短筇。 船来先见塔,坐定始闻钟。 黄叶连高级,朱栏间老松。 平生思胜迹,延赏惜秋容。 注释: 1. 古寺寒烟际:指的是古老的寺庙在寒烟缭绕的背景中显得更加幽静。 2. 郊晴问短筇:郊外晴朗的天气里,拿着竹杖(筇)去游览。 3. 船来先见塔:当船只驶来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远处的塔。 4. 坐定始闻钟:等到坐下来后,才开始听到远处传来的钟声。 5. 黄叶连高级
诗句: 又是重阳日,登楼望落霞。 译文: 今天是重阳节,登上城北的高楼眺望着美丽的晚霞。 赏析: 此句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诗人与友人在重阳节当天登高望远的情景,通过对比“又是”和“登楼望落霞”,不仅展现了节日的气氛,更突出了诗人对美好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己亥元日 湖上逢元日,焚香乱石间。 出门人事满,此地鸟声闲。 客久通吴语,春来梦故山。 渐看蓬鬓改,未惜解愁颜。 注释: 1. 湖上逢元日:在湖上遇到新年的日子。 2. 焚香乱石间:在乱石之间烧香。 3. 出门人事满:出门时看到的人和事都很繁忙。 4. 此地鸟声闲:这里鸟儿的叫声很悠闲。 5. 客久通吴语:因为长时间在外地,所以能够通晓吴地的方言。 6. 春来梦故山:春天来临
申涵煜是清代著名的诗人。申涵煜,字观仲,号鹤盟,出生于清初的直隶永年(今河北省永年县),是申涵光的弟弟。申涵煜不仅以其工笔画和书法见长,而且在诗歌创作方面亦有不凡的成就。他的诗作《江航草》和《敏求集》等作品集中体现了其文学才华。 申涵煜的一生虽然经历不多,但通过他留下的诗词可见,他是一个充满才情的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深沉,能够将个人的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所作。诗题“九日感赋”,意味着诗人在重阳节这天有所感触,写下这首诗表达自己的情感。下面逐句进行解读和赏析: 1. 百结愁肠郁不开:百结愁肠,形容心中充满了难以排解的忧愁,郁不开,指愁闷难以消散,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沉重的情绪。 2. 此生惆怅异乡来:此生,指这一生;惆怅,指感到不快、忧郁;异乡,指他乡,即不是自己熟悉的家乡。诗人表达了因为身处异乡而感到惆怅和不悦的情绪。
【注释】 九日登楼示王生:即“重阳节登高作”,以“九日”点明节令,“登楼”写登高,“示王生”是说诗赠给王生,表明诗人与王生有深厚的友谊。 缥缈长帆带落晖:意思是说那远去的帆船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更加飘逸。 对酒漫愁江树远:意思是说诗人看着江边树木渐渐变得遥远,心中不禁生出些许愁绪。 卷帘时讶塞鸿稀:意思是说当看到大雁稀少的时候,诗人不禁感到惊讶。 偶同陶令探黄菊,最爱王家有白衣:“偶同”意思是偶然
【注释】 北干山:位于今江苏省句容市西北,为春秋时期吴国所建。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在此筑城,名东郭城。北干山头:泛指北干山上的山岗。野菊开:指菊花盛开。重阳日: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四望台:在北干山上,因台上可眺望四方而得名。 【赏析】 这是一首登高之作。诗人以“九日”为题,借登四望台之机,抒发了对故乡的眷念之情。此诗写得情真意切,不落俗套,是一首佳作。 首联“北干山头野菊开
诗句原文: 九日匡庐下,征帆尚未开。 但看青嶂立,不见白衣来。 译文: 登高远望,我在庐山之巅,远眺那层层叠叠的青山如海波涛般连绵不绝,而那些归乡的船只却迟迟未动,似乎还沉浸在旅途的疲惫之中。我不禁想起那曾经与我志同道合的人,如今或许已身处异乡他乡,而我也只能独自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饮酒赏菊
【注释】: 九日陪冯夫子登善果寺毗卢阁和韵示同游诸公 秋阴敞金陴,朝日离羽峤。 神都融清光,佳节乃游眺。 司衮请浣归,后乘载同调。 师门旧簪裾,命驾绝呼召。 旨酒敕曲封,肥炙鹅与犦。 贻糕作炊雕,赐橘代铏芼。 但惜金台倾,望古不堪吊。 此地有宝坊,高阁宜晚照。 凭栏试一观,纵目揽众妙。 浮屠郁崔嵬,金碧丽象教。 层垣翳松柏,邻圃通竹筱。 西山飞苍烟,空翠相映曜。 况复铃塔间,乌雀暮来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驾的《九日刘公勇招游草桥》。下面是逐句释义: 九日刘公勇在右安门外斜阳下的郊外,驾着鹅和雁鸭纷乱地飞过平田。 草桥离天只有一尺五,相邀并骑扬起修长的马鞭。 轻云隐隐像横着的白练,远山历历含着青烟。 道旁挑夫背着秋色的担子,渐渐感觉景物比东篱更美了。 须臾下马进入幽深的林中,花开如缀满黄金钱的树。 借问是谁种花者,葛巾好像陶渊明贤。 班荆坐在水边杂坐,一一说话笑语都入玄。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九日临川独酌有感并寄徽之大敬南士 谁言霜雁经年返,又见黄花九日开。 天半寒风吹木叶,土中无射动葭灰。 愁登建武飞猿岭,深忆彭城戏马台。 前岁曾观旴水去,今年重滞幕江隈。 已闻羊叔留碑待,何处王弘送酒来? 蟋蟀诗中三致慨,茱萸亭下一衔杯。 游无江夏参军兴,人负临川内史才。 药市神仙壶里卧,柳家娇女陌头回。 宅乡独对寒林酌
【注释】 登高:指在高处远眺。邹阳:西汉人,因事系狱。 异乡逢:即“异乡见”。 九日:指重阳节。 深殿:指皇宫中。 雁晚:指傍晚时南飞的大雁。 螀(jiān):寒蝉,一种昆虫。 西风:秋风,指秋天的风。 湖海:指江湖之间广阔的水域。 扁舟:小船,这里指泛舟江湖。 【赏析】 这首诗写于重阳佳节,作者与友人颍侯在异地相聚,同赏重阳之景,抒怀伤时之情。全诗四句,前两句写重阳节登高望远之景
【解析】 1.九日:指重阳节,古人有登高饮酒习俗。2.赵八十四弟:诗人的侄儿,名不详。3.楚王宫外菊初生:菊花盛开在楚国宫殿之外。4.君去登高须尽醉:您离开时,我送您登高处要尽情地饮酒。5.东望永兴城:指作者自己。6.赏析:此诗是重阳节作,诗人在佳节之时,想到远方的弟弟不能与自己共度佳节,内心十分难过,于是写下这首诗来表达对弟弟的思念之情。“楚王宫外菊初生”一句,既写景,又寓情,以景衬情
维舟三泖度清秋,古署黄花泛玉瓯。 家在沧洲看不见,何须更上郡东楼。 诗句释义:船只在三泖湖上渡过了凉爽的秋天,古旧的官署前有黄色的菊花盛开,仿佛是放在玉壶里泡制的。我家就在沧洲,看不见,为什么还要再去上郡东楼呢? 译文:我乘坐船只,在三泖湖上度过了一个清爽的秋天,古旧的官署前满是黄色的菊花。我家就位于沧洲,看不见,为何还要登上郡东楼呢? 关键词解释: 1. 九日:指的是农历九月九日
《发丹阳暮抵阊门》是清代诗人申涵煜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译文: 三日枫桥路,高帆一日回。 偶因风力好,遂使客愁开。 双橹摇江月,千峰度酒杯。 夜来经虎阜,镫火照楼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思考。诗中通过“三日枫桥路”等词语,展现了旅途中的风景变化,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旅途中所见美景的喜爱之情。诗人通过对比“偶因风力好
虎丘 古寺寒烟际,郊晴问短筇。 船来先见塔,坐定始闻钟。 黄叶连高级,朱栏间老松。 平生思胜迹,延赏惜秋容。 注释: 1. 古寺寒烟际:指的是古老的寺庙在寒烟缭绕的背景中显得更加幽静。 2. 郊晴问短筇:郊外晴朗的天气里,拿着竹杖(筇)去游览。 3. 船来先见塔:当船只驶来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远处的塔。 4. 坐定始闻钟:等到坐下来后,才开始听到远处传来的钟声。 5. 黄叶连高级
己亥元日 湖上逢元日,焚香乱石间。 出门人事满,此地鸟声闲。 客久通吴语,春来梦故山。 渐看蓬鬓改,未惜解愁颜。 注释: 1. 湖上逢元日:在湖上遇到新年的日子。 2. 焚香乱石间:在乱石之间烧香。 3. 出门人事满:出门时看到的人和事都很繁忙。 4. 此地鸟声闲:这里鸟儿的叫声很悠闲。 5. 客久通吴语:因为长时间在外地,所以能够通晓吴地的方言。 6. 春来梦故山:春天来临
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的格式要求: 1. 先输出诗句,后面是译文。 2. 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 3. 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 4. 在末尾附上赏析。 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第一句: “九日同郑子勉陈玉笥登郡南楼饮玉笥斋。” - 关键词:九日、郑子勉、玉笥、郡南楼、饮玉笥斋。 - 注释:这首诗写的是在九月九日这一天,作者与朋友郑子勉一起登上郡南楼,并在玉笥斋中饮酒。 -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所作的《送高闲人下山》。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举举谁氏儿,行年十四龄。父祖耕田夫,奇儿期有成。 谓儿似不凡,令儿来受经。入门叩所业,历历如可听。 《书》《诗》《春秋》《礼》,上口略不停。状貌亦修饬,乍见喜还惊。 徐徐授之业,乃大不中程。外惠中则乾,天荒块顽冥。 自儿登我堂,倏忽裘葛更。家贫礼数勤,馈问必洁精。 袖中吉贝布,纤白六丈赢。云出慈母手,束脩聊自行。
解析: 1. 诗句释义及翻译: - 绿阴野屋前海棠二株栽三年矣适值盛开喜而成咏: - "绿阴野屋前" 指的是在一个静谧的野外小屋前面,有两株美丽的海棠树。 - "栽三年矣" 表示这棵树已经种植了三年。 - "适值盛开" 意味着正值花开时节。 - "喜而成咏" 表达了诗人因为看到海棠盛开而感到非常高兴并因此写下这首诗。 2. 关键词注解及赏析: - 绿阴:指树木的绿色荫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