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旿
这首诗是诗人为刘延清相公所作的一首医聋诗。诗中通过描绘耳聋的情境,表达了对刘相公智慧和才能的赞赏之情。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耳聋,病在耳朵,听不见声音。医聋,治疗耳聋的方法或药物。公年七十,指刘相公已经七十岁了。归根夙慧,归根究底的聪明才智。空五蕴,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佛教名词,指人的精神现象。问谁更笑阿翁痴,询问谁比刘相公更傻或更愚笨。兜元国中路识否
朝鲜陪使鸿胪官洪仁福以其国诗人绣寰居士所作诗一章来献并求予书观其诗效选体亦稍可诵用韵书付 东瀛春水绿,极目飞鸿多。 欲访骑鲸客,空中闻啸歌。 梅花装束好,披云或来过。 海月明珊瑚,亭玕照瑶波。 紫泥浴琼袂,神曜相荡磨。 俯视几点烟,茫茫游无何。 注释: - 东瀛: 指中国日本。 - 极目: 极目远望,形容视野广阔。 - 飞鸿: 大雁。 - 骑鲸客: 传说中乘着鲸鱼飞翔的人。 - 啸歌: 指吟唱
晓行 晓行及远道,秋风吹我衣。 疏星散平夜,寒溜流前溪。 初日升东山,晨光忽熹微。 景在未曙佳,万象纷迷离。 此际有真趣,心闲身亦宜。 举目送飞鸿,飘然生远思。 注释: 1. 晓行:在清晨出发,开始了长途的旅行。 2. 秋风吹我衣:秋天的风很冷,所以诗人的衣服都感到凉爽。 3. 疏星散平夜:稀疏的星星点缀着夜空。 4. 寒溜流前溪:寒冷的水流沿着小溪流动。 5. 初日升东山,晨光忽熹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题萝村图》。诗中描写了一个隐居在山中的李处士,他不仅精通风雅,还与道人、儒生等往来交流,生活简朴而充实。同时,他还喜欢读书写字,对历史和文学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汉军李处士,解组买山早。库使一官微,山人八旗少。 2. 心折风雅宗,爵视王公藐。诛茅结轩庐,气直凌三岛。 3. 儒缁相往来,金紫艰谒造。道人上陵归,车骑为纡道。 4.
解析: 1. 诗句释义及翻译: - 绿阴野屋前海棠二株栽三年矣适值盛开喜而成咏: - "绿阴野屋前" 指的是在一个静谧的野外小屋前面,有两株美丽的海棠树。 - "栽三年矣" 表示这棵树已经种植了三年。 - "适值盛开" 意味着正值花开时节。 - "喜而成咏" 表达了诗人因为看到海棠盛开而感到非常高兴并因此写下这首诗。 2. 关键词注解及赏析: - 绿阴:指树木的绿色荫凉
【注释】 月下:月光照耀之下。过南天门:通过南天门。至古北口:来到古北口。 秋宵:秋天的夜晚。残月:残缺不全的月亮。风萧萧:秋风瑟瑟。溪路:山中小溪。纡曲:弯弯曲曲。岧峣(yáo yáo):高峻,陡峭。苍茫:模糊不清。入白云去:仿佛进入云中。一径:径直。蹑:踩着。天门:南天门。遥:远。 骏马:良马。峥嵘(zhēng róng):山势高峻的样子。互高下:高低错落。雄关:壮丽的关隘。睥睨(pì
东瀛春水绿,极目飞鸿多。 欲访骑鲸客,空中闻啸歌。 梅花装束好,披云或来过。 海月明珊瑚,亭玕照瑶波。 紫泥浴琼袂,神曜相荡磨。 俯视几点烟,茫茫游无何
汉军李处士,解组买山早。库使一官微,山人八旗少。 心折风雅宗,爵视王公藐。诛茅结轩庐,气直凌三岛。 儒缁相往来,金紫艰谒造。道人上陵归,车骑为纡道。 剪韭烹炰余,挥毫宁草草。人因图益传,事藉诗而表。 畿辅东州偏,岩壑田盘好。当年多隐流,幽栖各奇抱。 耕读嗜静便,终南非捷巧。虽乏经济储,颇挟诗书饱。 肯蹈晋代狂,全叨盛时保。披卷忆旧游,松关梦常绕。 欲吊豸峰青,萝薜烟霞老。惟看野寺僧,败叶石间扫。
医聋却说聋难医,公年七十听已迟。归根夙慧空五蕴,问谁更笑阿翁痴。 兜元国中路识否,雷鸣蚁斗常纷歧。公今身历耳聋状,告余妙理徵新诗。 初如闻秋蝉,缠绵断续鸣高枝。复如风涛走,大块噫气轰相吹。 无弦之琴愔愔默默何所思,脱底之桶外视不改中已离。 跫然足音至窗下,盘姗勃窣,但诧花砖之影纷䙰褷。 客来晤面首方侧,言犹未及袖如先神怡。清歌妙舞仿佛知雅意,但见彩袖翩翻烂熳风前披。 惟公丰采自不聩
秋宵残月风萧萧,溪路纡曲山岧峣。 苍茫恍入白云去,一径直蹑天门遥。 骏马崎呕互高下,雄关睥睨干云霄。 顾我频年历长道,壮怀洒洒秋雯高。 惟有清寒助吟兴,仰看突兀心迢遥。 有时下马发长啸,日月回薄山动摇。 天都直上果可到,好瞻北极趋晨朝。 徙倚翻思尘世苦,身为形役徒奔劳。 却忘身即在尘世,谁见匹练流寒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