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 苦雨

雨冥冥,波弥弥。积水空阶,隙地成芳沚。尺素无由烦驿使。浪泛桃花,目断双双鲤。
翠帘垂,红粉腻。琐琐飞花,点点离人泪。吴水燕山家万里。夜夜思乡,梦在烟波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苏幕遮·苦雨》是左锡嘉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词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远方亲人的牵挂之情。以下是关于这首作品的相关介绍:

  1. 创作背景:《苏幕遮·苦雨》,是左锡嘉在清朝时期的作品。据记载,左锡嘉曾历任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等职,因直言进谏而得罪了多位朝臣,最后被贬至雷州安置。《苏幕遮·苦雨》的创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描绘一幅幅江南水乡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情怀念。
  2. 词作原文:《苏幕遮·苦雨》,左锡嘉创作的一首词。原文如下:
    雨冥冥,波瀰瀰。积水空阶,隙地成芳沚。尺素无由烦驿使。浪泛桃花,目断双双鲤。翠帘垂,红粉腻。琐琐飞花,点点离人泪。吴水燕山家万里。夜夜思乡,梦在烟波里。
  3. 作品赏析:《苏幕遮·苦雨》以简洁的语言、丰富的意象,生动地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景与愁绪。词中的“雨冥冥,波瀰瀰”形象地描绘了细雨连绵的场景;“积水空阶,隙地成芳沚”则通过积水映照出庭院的美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词人用“尺素无由烦驿使”表达了对书信往来的无奈,而“浪泛桃花,目断双双鲤”则展现了词人对于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翠帘垂,红粉腻。琐琐飞花,点点离人泪”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表达,翠帘、红粉等元素增添了词作的色彩,而飞花、离人泪则传达了词人内心的悲凉与感伤。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期待。
  4. 历史地位:《苏幕遮·苦雨》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而且在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清代词坛的杰出代表之一,左锡嘉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技巧,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苏幕遮·苦雨》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清代词人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的窗口,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这一时期的文化风貌和文学成就。

《苏幕遮·苦雨》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词作,它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思想内涵,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