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黄树斋

一别柴关掩玉华,情怀寥落亦堪嗟。
溪风渐冷鹤噤语,山雪欲来梅试花。
小病屐声三径涩,间愁阑影一阶斜。
思君怕对空潭水,照得吟肩瘦倍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黄树斋》是清代诗人艾畅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从诗歌原文、创作背景及作者信息等方面对这首作品做进一步的介绍和解读:

  1. 诗歌原文
    一别柴关掩玉华,情怀寥落亦堪嗟。
    溪风渐冷鹤噤语,山雪欲来梅试花。
    小病屐声三径涩,间愁阑影一阶斜。
    思君怕对空潭水,照得吟肩瘦倍加。

  2. 创作背景

  • 艾畅,字至堂,江西东乡人,道光二十年成进士,工诗古文,兼通经学,有诗作《诗义求经》、《论语别注》、《至堂诗钞》等。
  • 此诗作于艾畅任广东博罗知县期间,后因故归家途中经过山海关时写给黄树斋的。
  1. 作者信息
  • 艾畅在任广东博罗知县一年后即请求退休,归隐山林。
  • 他与雷以諴(字德成,号树斋)交好,后者曾为礼、刑二部侍郎,积极倡导禁烟,并与林则徐、邓廷桢等为禁烟名臣。
  1. 诗歌鉴赏
  • 这首诗通过描绘景致抒发情感,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诗中“小病屐声三径涩,间愁阑影一阶斜”等句,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辛与孤独感。
  •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无奈。特别是“思君怕对空潭水,照得吟肩瘦倍加”一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担忧自己因思念而消瘦的情感。

除了欣赏诗歌本身,理解其背景和作者的信息也是重要的。例如,了解艾畅的政治经历和雷以諴的历史贡献,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内容,也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把握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状况。

《寄黄树斋》不仅是一首具有艺术魅力的诗作,更是一段跨越时间的历史见证。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以及他们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