皴皮经雨绣苍苔,半悴花苞懒欲开。
几树棠梨枯若此,我曾亲见种时来。
过旧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旧园赋》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篇骈文。在这篇文章中,黄庭坚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洛阳城中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动荡和民间疾苦的深切关注。以下是对这篇文章的介绍:
-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文章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国家经历了一系列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黄庭坚身处其中,感受颇深。
- 个人经历:黄庭坚在年轻时曾因战乱流离失所,辗转于吴越等地,生活历经磨难,这种个人经历促使他更加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疾苦。
- 主要内容
- 描述场景:文章开篇就描述了洛阳城内的情景,“盗入洛阳”,三河间大涂炭,表达了作者对时局混乱的忧虑和不安。
- 表达情感:黄庭坚通过描写自己在不同地方的生活经历,传达出对家乡、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乱世中人们生活的同情。
-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黄庭坚擅长运用典雅的语言和丰富的典故,使得《过旧园赋》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 结构布局:文章结构清晰,先设景后抒情,既有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也有对个人经历的回忆和感慨。
- 文化影响
- 文学地位:《过旧园赋》作为黄庭坚的经典之作,被后人广泛传颂,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历史价值:通过对这一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文化背景的描述,为研究北宋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变迁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过旧园赋》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黄庭坚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相结合的产物,它反映了作者深刻的人生感悟和对社会现实的独特见解。对于有兴趣深入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人来说,这篇文章无疑是一部重要的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