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羊观

中天台殿倚南溟,玉佩云衣散百灵。
瘴雨不开烟树黑,惊涛直下海门青。
骑羊旧说朝仙驭,衔谷何年降楚庭。
叹息遗墟今寂寞,高林空度羽人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五羊观》是清代诗人朱彝尊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有所成就,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义。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五羊观》创作于清康熙年间,朱彝尊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身处政治漩涡之中,但依然保持着文人的风骨和才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历史环境紧密相连,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清代中后期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时代气息。
  2. 诗歌内容:《五羊观》是一首描写广州古老神话传说的七言律诗。诗中通过对五羊神迹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广州城的历史和文化。其中“中天台殿倚南溟,玉佩云衣散百灵”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五羊神降临时的景象,以及人们对其敬仰的心情。此外,诗句中的“瘴雨不开烟树黑,惊涛直下海门青”等描绘了当时广州的自然景象,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3. 艺术手法:《五羊观》在艺术上采用了丰富的象征和寓意手法。诗人以五羊神为象征,通过其降临、赐福等活动,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同时,诗歌中也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如将仙乐与旱灾、五色羊与人间生活等进行对比,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情感更加丰富。
  4. 文化意义:《五羊观》不仅是一首描绘广州古老神话传说的诗歌,更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意义的作品。它不仅是对古代广州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弘扬。同时,这首诗也提醒人们要珍视和传承自己的文化遗产,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五羊观》是一首充满历史韵味和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诗人成功塑造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广州形象。这不仅让人们对广州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让人们在欣赏诗歌的同时,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