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元植居士

知己非难遇,钟期后有谁。
至人元不死,大造总无私。
秋雨竹痕重,凉飔月魄移。
诔词空自发,三哭欲何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元植居士》是清代行遍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内容和特点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行遍,字子远,号无垢居士,清代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以清新脱俗、富有哲理见称。行遍在诗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其作品深受后人喜爱。
  1. 诗词原文
    知己非难遇,钟期后有谁。
    至人元不死,大造总无私。
    秋雨竹痕重,凉飔月魄移。
    诔词空自发,三哭欲何为。

  2. 诗词翻译

  • “知己非难遇,钟期后有谁。”意味着真正的知音难以遇到,而历史上如钟期这样的知音已经很难再有了。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 “至人元不死,大造总无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真正的高人是不会死的,他们的精神和智慧总会流传于世,不会消失。这里的“至人”指那些品德高尚、智慧超群的人,而“大造”则是指宇宙万物的创造者。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崇敬和对自然规律的领悟。
  • “秋雨竹痕重,凉飔月魄移。”描述了秋天的雨后,竹叶上留下了清晰的雨痕,月光也随着微风轻轻移动。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平静。
  • “诔词空自发,三哭欲何为。”意思是说,即使有人撰写悼念词,也是徒增伤感而已,而自己却无法从悲伤中走出来。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离别的无奈和悲痛。

《挽元植居士》不仅仅是一首表达哀伤的诗歌,它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找到无限的意义和快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