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能博几何欢,衿契相从慰岁寒。
底事沧洲不成趣,闻来须放酒杯宽。
十一月十九日同余退如大进韩璞园琮王亮斋右弼集饮任伯卿官斋
介绍
十一月十九日同余退如大进韩璞园琮王亮斋右弼集饮任伯卿官斋’ 是一首明代诗歌,作者是李东阳。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其好友在十一月十九日的聚会情景,表达了他们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情。
相关推荐
【注】流光:指时光。衿契:情意。底事:原因何在。沧洲:水边的洲地。须:要。 十一月十九日,我和余友退居大进(即大进里)韩璞园、琮王亮斋、右弼(即右弼堂)集饮任伯卿官斋。流光能博几何欢,衿契相从慰岁寒。底事沧洲不成趣,闻来须放酒杯宽。 赏析:诗人与友人在大进的韩璞园、琮王亮斋、右弼等处饮酒,抒发了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欢乐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使诗句生动形象
【注释】 楝花:一种落叶乔木的白色花朵。 刺桐(zhú):落叶乔木,叶子大,羽状复叶,圆锥形的聚伞花序,花大而美丽。 萧骚:凄凉悲切。 金城司马:指唐朝诗人王建。金城是唐时的名郡,王建曾任金城司马。 【赏析】 这首诗写于十一月十九日同余退如大进韩璞园、琮王亮斋右弼等集饮任伯卿官斋时。 首句“楝花风后刺桐霞”,起兴之笔很美。楝花即楝树的花,黄色,在风中飘落,像一团团的云霞;刺桐则是一种热带植物
【注释】: 十一月十九日同余退如大进韩璞园、琮王亮斋右弼集饮任伯卿官斋 鸣镝声声斗射堋,输他猿臂挽强能。 个中柔燥谁堪喻,昨夜南山饮羽曾。 鸣镝声声斗射堋,输他猿臂挽强能。 意思是说,箭声阵阵地在靶场上回荡,可谁能和他一样,拉弓如猿臂般有力呢? 个中柔燥谁堪喻,昨夜南山饮羽曾。 意思是说,这其中的曲折复杂谁能理解得了呢?昨晚还在南山饮酒,杀过敌了。 【赏析】: 此为七律诗一首。 首联写景
【注释】 1. 十一月十九日:即公元1679年。 2. 退如大进韩璞园:退如,即退之,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字;大进,即大吉,祝贺的意思;璞园,即韩愈之园名。 3. 集饮任伯卿官斋:任伯卿是作者的朋友,他的官斋在京城。 4. 任氏兄弟(伯仲):指任宗圣、任宗道兄弟。 5. 李西平:指李泌,唐朝的著名政治家。 【赏析】 此诗是一首贺启。诗人在这首诗中以“忠孝”为题,表达了对友人李泌的敬佩之情。 首联
注释:在十一月十九日和余一起退去,到大进韩璞园、琮王亮斋、右弼集饮任伯卿的官斋。漫于人地指兜鍪,插架牙签富邺侯。 听取扶风豪士咏,建安横槊属并州。 译文:在十一月十九日和余一起退去,到大进韩璞园、琮王亮斋、右弼集饮任伯卿的官斋。我在人世间漫游,就像拿着兜鍪一样,插着牙签,富贵如邺侯。我听着扶风豪士们的吟咏,想起建安时期,曹操横槊,属于并州刺史。赏析:此诗是一首送别的诗
十一月十九日,我与韩璞园、王亮斋、右弼一起饮酒。 珠海的名将才气横溢,新从鲲屿射潮回来。 羡慕他的意气如山,知道他是来向皇帝献媚的
注释: 1. 十一月十九日:农历十月,古人以十天为一候。 2. 退如大进:退回到大进,意指回到过去。 3. 韩璞园、琮王亮斋:韩璞园和王亮斋都是诗人的好友,他们的名字分别用“璞”和“亮”字来表示。 4. 右弼:辅助君主的人,这里指朋友。 5. 任伯卿:任伯卿也是一个朋友,他的官斋在此处被提及。 6. 旧家门望盛何阳:指的是诗人自己曾经显赫的家庭背景。 7. 早岁才名远擅场
这首诗是诗人于十一月十九日与友人在大进韩璞园、琮王亮斋、右弼集饮任伯卿官斋时所作。 让我们来看这首诗的首句:“剧爱琅琊王长史”。这里的“剧爱”表达了诗人对韩璞园的深深喜爱。而“琅琊王长史”则是指韩璞园的官职和身份,表明了诗人对他的尊重。 我们看到第二句:“席间麈尾散风怀”。这里“麈尾”是一种古代文人常用的文房四宝之一,象征着文人雅士的风采
十一月十九日,同余退如大进韩璞园琮王亮斋右弼集饮任伯卿官斋 斑驳新霜点鬓丝,廉夫老去倦支颐。 玉山宾客休腾笑,铁笛当筵试一吹。 【注释】 斑驳:指霜雪的白色或树皮的黑色斑点。 廉夫:廉洁之士。 廉夫老去:形容年老体衰。 支颐:用手托住下巴。古代读书时多用手托着颔下的头发以助思考,这里指发须已白。 玉山:指美男子。 休:停止。 腾笑:讥笑、嘲笑。 铁笛:乐器名。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
注释: 十一月十九日同余退后去大进韩璞园琮王亮斋右弼集饮任伯卿官斋。 秉烛相看梦寐如,鼕鼕街鼓报更初。 觥船棹后旗枪罢,小别还留兴有馀。 译文: 在十一月十九日与友人退后去大进韩璞园、琮王亮斋、右弼的聚会饮酒。 我们手持蜡烛互相观看着对方,恍若回到了梦中。 咚咚的街鼓敲响了深夜,提醒我们天已经亮了。 旗帜和枪杆都收了起来,我们告别时还有余兴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