楝花风后刺桐霞,忽为萧骚感岁华。
一种金城司马恨,攀条无那复天涯。

【注释】

楝花:一种落叶乔木的白色花朵。

刺桐(zhú):落叶乔木,叶子大,羽状复叶,圆锥形的聚伞花序,花大而美丽。

萧骚:凄凉悲切。

金城司马:指唐朝诗人王建。金城是唐时的名郡,王建曾任金城司马。

【赏析】

这首诗写于十一月十九日同余退如大进韩璞园、琮王亮斋右弼等集饮任伯卿官斋时。

首句“楝花风后刺桐霞”,起兴之笔很美。楝花即楝树的花,黄色,在风中飘落,像一团团的云霞;刺桐则是一种热带植物,叶子长成后呈紫色。两物并提,使画面色彩丰富,意境优美。“风后”二字,写出了时间是傍晚时分。“刺桐霞”一句,又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清丽明净。

次句“忽为萧骚感岁华”,突然由上句的明丽转入暗调。萧骚,形容声音凄凉悲切,这里指作者内心的感情。“年华”,指一年的时光,这里指作者自己。“忽”字,既写出了作者的感慨,也表明了时间的紧迫。

三、四句,写诗人内心的感受。“一种金城司马恨”,诗人感叹自己有一颗报效国家的心,却无门可入。“司马”是指王建,王建曾官至金城司马,所以这里借以自喻。“攀条无那复天涯”一句,更是抒发了诗人的悲愁和无奈之情。天涯,指远离家乡的地方。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本想在刺桐树上攀枝作记,可是天涯路远,无法到达。言外之意,就是表达自己壮志难酬之感。最后一句“一种金城司马恨”,既是对现实的感慨,也是对自己命运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描绘刺桐花的美丽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壮志未酬的感概和无奈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