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毛心斋

峨峨鹿洞讲堂开,万古精灵发越来。
圣主崇儒垂切问,熙朝选牧必良才。
光风霁月君新领,古桧苍松地旧栽。
从此洪钟时一叩,不教庭庑翳莓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毛心斋》是一首由清代诗人朱轼创作的七言律诗。下面将对这首诗的内容、背景及其艺术特点进行深入的探讨:

  1. 诗歌原文与鉴赏
  • 诗歌原文:《赠毛心斋》原文如下:“峨峨鹿洞讲堂开,万古精灵发越来。圣主崇儒垂切问,熙朝选牧必良才。光风霁月君新领,古桧苍松地旧栽。从此洪钟时一叩,不教庭庑翳莓苔。”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友人毛心斋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才华的赞赏。
  • 诗歌赏析:朱轼在这首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友情,还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理想政治清明的期待。诗中的“光风霁月”和“古桧苍松”等意象,寓意着政治的清明和社会的和谐,而“洪钟时一叩”则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稳定。
  1. 作者简介
  • 朱轼的生平:朱轼(1689年—1758年),字若瞻,号可亭,江西高安人。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也是一位具有卓越行政能力的政治家。在康熙三十三年进士及第后,他曾历任知县、浙江巡抚等职,并在雍正年间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乾隆初年,他受命协同王大臣总理政务。
  • 作品风格:朱轼的诗文多表现出对国家治理的关心以及对民生的同情。他的诗歌多以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志向为主,其中《赠毛心斋》便是其代表之作,反映了其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社会理想的追求。
  1.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