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图夙昔惟孤往,今始双双入画图。
水愈澄明山愈媚,青衫栩栩欲仙乎。
偕游西湖杂写十四首
介绍
。
《偕游西湖杂写十四首》是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一组诗,共14首。
作者简介
袁枚
袁枚(1716年-1802年),字子才,号简修、随园居士。钱塘人,清乾隆年间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其诗文成就很高,在清代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与赵翼并称“袁宗室”、“赵燕孙”。著述甚丰,《随园诗话》是他的代表作。
作品原文
偕游西湖杂写十四首
一
白鸟红莲共此山,湖光山色两相干。
风来水面生烟浪,月到楼头见酒泉。
花落人间春已去,莺啼天上梦还闲。
相逢莫问前朝事,往事都成过眼灰。
二
相关推荐
我们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读: 1. 画图夙昔惟孤往,今始双双入画图。 - “画图”:指的是西湖的美丽风景,通常用画来描述。 - “夙昔”:过去,通常指从前或者以前。 - “孤往”:独自前往,这里表示诗人过去独自游览西湖。 - “双双入画图”:现在两人一起游览西湖,如同画作中的景色一般美丽。 2. 水愈澄明山愈媚,青衫栩栩欲仙乎。 - “水愈澄明山愈媚”:形容湖水清澈透明,山峦妩媚迷人
【注释】 青山重叠,像锦绣的屏风展开;绿水晶莹,像明镜台一样清澄。 安柳排花都妥帖,天心久矣待卿来。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西湖边游赏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西湖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艺术韵味。 “青山重叠锦屏开”,这一句描绘了西湖周围的山峦,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展开。青山如叠,犹如锦绣的屏风一般,给人一种宁静、优美的感觉。 “绿水晶莹明镜台”,“绿水”指的是西湖的水
【注释】 将:请,邀请。同:一起。扶:扶着。上:登上。采莲船:供人乘坐的小船。一叶:指荷叶。花间:荷叶之间。柳下穿:在柳树丛中穿行。忘却:不理会。湖心:指荷花中心。攀:摘。菡萏:荷花。婵娟:美女。镜里:镜子里。 【赏析】 这首七绝写于诗人与友人同游西湖时,是作者游览西湖后写的一首小诗。 首句“将扶同上采莲船”,写诗人邀请友人一起乘船游玩。这两句写得很自然,仿佛是信手拈来,毫无拘束。
行近芙蕖停桨过,恐惊鸳侣戒扬波。 横篙却怪来船客,偏与侬船相击摩。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西湖游览时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西湖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全诗以湖面为背景,通过对芙蕖、鸳鸯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以及与船客之间的互动,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和和谐人际关系的珍视。同时,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情感,将西湖的美景融入诗中,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意
【注释】 偕:同。西湖:杭州西湖,风景秀丽,为游览胜地。杂写:随意写作。 南峰、北峰:指西湖周围的南高峰和北高峰。 双双:相对的意思,这里指峰相望。 溶:流动的样子。 山犹如此长相守:比喻山的形态不变。 况:况且;何况。 有情:有情意,有情感。 千载逢:一千年才遇上一次,表示难得的机缘。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自然美景的诗,抒发了诗人对西湖山水的热爱之情。首句“指点南峰与北峰”,描绘出一幅南峰
【注释】 卜祝:迷信的人在求子或求福时,请道士卜卦。玉佛:指佛像。“偷”是偷偷的意思,“付”是占卜之意。“看”字下有“偷”字。“窃嫌佛比玉人胖”是说,我偷看着佛像,觉得它比美女还要胖,心中有些嫉妒。“姻缘美满难”,是说姻缘美满很难啊! 【赏析】 此诗为一首讽刺诗。诗人以卜祝的口吻写自己对玉佛的妒忌,又借卜祝之口讽刺那些心术不正的和尚,表现了一种愤懑不平之情。全诗语言通俗,幽默诙谐;用典贴切自然
【赏析】 西湖是杭州的名胜,诗人多次到访。这首诗写于作者第二次来杭州时。 扁舟两两访西冷,孤屿双双吊小青。 “扁舟”句,点明游踪。诗人乘船两次游览西湖,第一次是春日,在西湖畔赏花,故用“西泠”,即西泠桥。“孤屿”句,描写了西湖中两个小岛,一为孤山,一为小青原,都十分美丽。诗人在这里吊古伤今,感慨万千。 福命已随时代异,冥冥莫漫妒娉婷。 感叹自己的命运。诗人自比柳下惠(见《论语·述而》)
【注释】 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三生石:指牛渚矶,在安徽当涂西北,李白曾在此作《望天门山》。栩栩:形容生动。峰颓:形容山峰倾倒。飞不去:形容身轻如燕,无法挣脱地附着于山峰之上。泉沸:比喻心烦意乱。冷还溅:比喻心乱如沸,却像泉水一样冰冷地四溅。 【赏析】 此诗是诗人游览牛渚矶时写的一首七言律诗,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首句“依依久恋三生石”,写诗人久久依恋着牛渚矶上的三生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西湖杂记》。以下是逐句解读: 1. 金鳞飞动玉泉翻,攘攘缘争糗饵喧。 注释:金色的鱼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仿佛在空中飞舞。泉水在翻涌,鱼儿争相抢食饵料。 赏析:诗中描绘了西湖边鱼儿欢快的场景,金鳞和玉泉都是对西湖美景的形象描写,让人感受到西湖的自然美。 2. 鱼乐何如人意乐,饱餐秀色静凭轩。 注释:鱼儿的快乐是否比人的快乐更大?我吃饱了,坐下来欣赏美丽的景色。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西湖的七言绝句,作者借西湖美景,抒发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万竿竹拥万重泉,山愈喧嘈境愈偏。 万竿翠竹拥簇着层层叠叠的泉水,越是喧闹的地方,景色就越显得幽静而僻远。 愿与韬光栖息久,江潮海日看年年。 我多么希望能长久地隐居在深山之中,让江水涨潮,大海涌起波浪,看着岁月悠悠地流转。 注释:1)韬光:指隐居山林。2)隐逸:隐于山林,不仕于朝廷。3)江潮:指钱塘江的潮水。4)海日
【赏析】 此诗写在西湖游览时所感。南屏山位于杭州灵隐寺西侧,为西湖胜景之一。诗中“锁烟霞”“碎玉香”等词,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南屏山的幽静和秀丽。 “晚钟莫便促还家。”这一句中的“晚钟”,是作者当时在西湖边听到的寺院晚钟声,其声音悠远,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而“莫便促还家”,则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流连忘返的心情。 这首诗通过对南屏山的描写和对西湖美景的感受,传达出一种远离尘嚣、享受自然之美的意境
【注释】 1.【梦犹随月趁星辰】:诗人梦中仿佛随着月亮,趁着星辰的引导。 2.【恋恋潜窥西子身】:悄悄地偷看西施的身体。 3.【香雾清辉花隐约】:香气如雾,月光如水,花影隐约可辨。 4.【云屏斗帐玉横陈】:云屏、斗帐都像玉石一样排列在两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西湖景物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西湖杂咏》之一。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译文以及注释和赏析: 逐句释义: 1. 黄山松石赤城霞,更欲移来错犬牙。 - 黄山的松树和石头被染成了红色,如同赤城的日落时分。 - 我打算把这些美景搬到别处,让它们错落在犬牙交错的地方。 2. 我自风流卿绝世,一时灵秀聚天涯。 - 我(我指的是自己)自有独特的风采无人能及,我的灵秀之气汇聚到遥远的天涯海角。 译文:
这首诗是苏轼的《西湖吟》。下面是逐句翻译和解释: 1. 他乡无此好湖山,安得相携竟不还: - 他乡无此好湖山:在别处(非家乡)没有这样的好风景。 - 安得相携竟不还:怎么能相携相伴却未能回家呢? 2. 诗样人生诗境老: - 人生如诗,心境已老。 3. 死犹同穴翠微间: - 即使死亡也愿意与心爱的人葬在一起,在翠绿的山丘之间。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