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从天上来题邵母郭太夫人《机灯课子图》,并祝八十正寿

风雨篝灯。记旧屋鸣机,毗舍曾闻。稚儿旁读,也到宵分。一丝一缕慈恩。只而今话着,那时事、多少精勤。
感天心,对檐梅数点,含笑重巡。钲歌寿人都荔,喜大耋堂前,婉娩晨昏。曼衍鱼龙,葳蕤兰蕙,齐来佐奉华樽。念人生有母,连城重、寸晷堪珍。好斓斑,博萱颜莞尔,帷幄长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从天上来题邵母郭太夫人机灯课子图》是明代文学家杨慎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幅温馨和谐的家庭画面,表达了诗人对邵母郭太夫人八十岁生日的祝福和对其智慧、品德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家庭和谐与尊老敬贤的重视。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1. 作者背景: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他是明朝“前七子”之一杨士奇的孙子,也是著名的“蜀中四大家”之一。

  2. 诗歌内容:这首诗以春天的生机盎然为引子,描绘了一幅充满温情的画面。诗中描述了邵母郭太夫人在春天里亲自给孩子们上课的场景,孩子们围坐在母亲的周围,学习着知识。这个场景充满了家庭的温馨和和谐,体现了古代家庭教育的特点。

  3. 主题思想: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对邵母郭太夫人八十岁生日的祝福和对她智慧、品德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家庭和谐与尊老敬贤的重视。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母亲教学的场景的描述,传达了对家庭和谐与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的推崇。

  4. 艺术手法:杨慎在创作这首诗时运用了生动细腻的笔触,通过具体的景物和细节来展现人物的情感和性格特点。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春从天上来题邵母郭太夫人机灯课子图》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文化内涵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古代家庭教育的特点,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家庭和谐与尊老敬贤的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