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沈休文宿东园

苍茫度高冈,乱石堆成路。
蔼蔼白云封,崎岖难信步。
未至东园东,歧路常纡互。
景仄门长关,斋幽扃如故。
灶冷矗炊烟,檐低滴清露。
林鸟声交呼,丛萤辉相顾。
谷飙叩虚牝,山月飞寒兔。
夜琴调清弦,夕砧捣秋素。
馀寒造众色,气象换朝暮。
何计驻流光,西山须一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拟沈休文宿东园》是南朝诗人沈约所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意境,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诗的前四句为读者提供了背景信息,即陈王和安仁在宿东郊的场景。这不仅是对自己不得志状态的一种自况,同时也揭示了一种对现实不满与向往理想境界的矛盾心理。次四句则描绘了东园的自然风光,荒野朴素与朝肆繁华形成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以及对纷扰尘世的疏离感。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超脱。

诗中的“未至东园东,歧路常纡互”等句子,不仅生动地勾勒出了东园的景象,更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摹,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微妙心境。这种对细节的捕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画面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荒凉却又美丽的地方,体会到诗人的情感波动。

诗的结尾部分,通过对夜晚景象的刻画,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夜琴声、夕砧声等元素的加入,不仅丰富了诗的音乐性,更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更加静谧而深远。诗中“馀寒造众色,气象换朝暮”一句,更是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变幻巧妙结合,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力感。

《拟沈休文宿东园》不仅因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被人们所传诵,更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这首诗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其时代背景和社会理想的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成就以及其承载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