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度高冈,乱石堆成路。
蔼蔼白云封,崎岖难信步。
未至东园东,歧路常纡互。
景仄门长关,斋幽扃如故。
灶冷矗炊烟,檐低滴清露。
林鸟声交呼,丛萤辉相顾。
谷飙叩虚牝,山月飞寒兔。
夜琴调清弦,夕砧捣秋素。
馀寒造众色,气象换朝暮。
何计驻流光,西山须一度。
【注释】
拟沈休文宿东园:拟,写;东园,指作者的住处。沈休文,南朝宋诗人沈约。宿,过夜。
苍茫度高冈,乱石堆成路:“苍茫”形容天色昏暗,迷迷蒙蒙;“高冈”指山冈,这里指山岗;“乱石”指参差不齐、纵横交错的石头;“堆”同“迭”,重叠;“成路”指形成一条小路。
蔼蔼白云封,崎岖难信步:“蔼蔼”形容云气浓厚;“封”同“笼”,笼罩;“崎岖”形容山路高低不平;“难信步”指不知走哪条路好。
未至东园东,歧路常纡互:“未”,表示将要;“纡”,曲折;“互”,交叉,错杂;“东园东”指作者所住的东园的东面;“歧路”指岔道,比喻道路;“纡互”意为交错盘绕;“交”通“绞”;“互”同“横”。
景仄门长关,斋幽扃如故:“景仄”指夕阳西下,天已偏斜;“门”指山间通道的门;“长关”意即关门;“扃”通“闩”,门上插着的销子;“幽”指偏僻寂静;“扃”同“闩”。
灶冷矗炊烟,檐低滴清露:“矗”同“直”,直立;“炊烟”指做饭时冒出的炊烟;“清”指清澈。
林鸟声交呼,丛萤辉相顾:“交呼”意即互相呼唤,此处借代鸟儿相互呼唤的声音;“丛萤”指草丛中飞来飞去的萤火虫;“辉相顾”意即互相照耀。
谷飙叩虚牝,山月飞寒兔:“飙”指风声;“虚牝”指空阔的山谷;“山月飞寒兔”意为山上的月亮好像一只飞驰的寒兔。
夜琴调清弦,夕砧捣秋素:“琴”指古琴;“调”是弹奏的意思;“夜琴调清弦”指的是在月光的映照下弹奏古琴;“捣”同“击”,敲击;“秋素”指秋日洁白的丝帛或丝绳。
馀寒造众色,气象换朝暮:“馀寒”指残留的寒冷气息;“造”指出现;“众色”指各种不同的颜色;“气象”指天气和气候;“换”同“易”,变化。
何计驻流光,西山须一度:“何计”意为怎么办,如何打算;“驻流光”指留住时光;“西山”指西边的山;“须度”同“须渡”,“度”在这里指度过。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傍晚时分到访朋友家,见到朋友家环境幽雅而景色秀美,但天色已晚,只好在朋友家里留宿一夜,第二天再返回。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富有诗意。
首联描写了夜晚降临后的景象:高冈上的夜色苍茫,乱石堆成了小路。这一句通过描绘夜色中的自然景观,为下文的叙述做铺垫。
颔联继续描绘夜景:白云缭绕,山路崎岖,难以辨认方向。这两句通过对白云和山路的描述,进一步渲染出夜晚的幽静和神秘。
颈联则转向室内环境:尚未到达朋友家门前,就已经开始感到路途迂回曲折。这里的“未至”表明诗人已经走到了家门口,而“歧路”则暗示了前方的道路可能并不顺畅。
尾联则将视角拉回到室外:夕阳西下,天色已晚,不得不在朋友家里过夜。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将作者在朋友家的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诗词意象,如“西山”、“流光”、“余寒”等,使得诗歌更加富有韵律感和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