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匪邱,峻极于天。
物得所养,其崇亦然。
资生资始,有开必先。
崇邱之广,无物不养。
天地氤氲,阴阳鼓荡。
□□之兼,增高继长。
崇邱之上,九鸿在望。
夏甸既恬,春台斯旷。
仰观俯察,物与无妄。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的诗,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仰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莫高匪邱,峻极于天
  • 莫高(Mò Gāo):意为高大,这里指的是山。
  • 匪(fěi)邱:不是普通的山,而是特指。
  • 峻极(jùn jí)于天:形容山之高耸入云,极高。
  1. 物得所养,其崇亦然
  • 物:指自然万物。
  • 得所养:得到滋养,得以生存。
  • 其崇亦然:形容万物得到了充足的滋养,显得高大。
  1. 资生资始,有开必先
  • 资生资始:提供生命和开始。
  • 有开必先:有了发展就必定要先行。
  1. 崇邱之广,无物不养
  • 崇邱之广:指高大的山。
  • 无物不养:没有一样东西不被山所养。
  1. 天地氤氲,阴阳鼓荡
  • 天地:天空和大地。
  • 氤氲(yīn yūn):模糊、不清的样子。
  • 阴阳:天地之间的气,也泛指阴阳。
  • 鼓荡:鼓动、波动。
  1. □□之兼,增高继长
  • □□:指山的形态或特征。
  • 增高继长:比喻不断向上生长、发展。
  1. 崇邱之上,九鸿在望
  • 崇邱:高大的山。
  • 九鸿:比喻大雁。
  • 在望:在远方可以望见。
  1. 夏甸既恬,春台斯旷
  • 夏甸(Xià Diàn):指夏季的田野。
  • 既恬:变得宁静、和谐。
  • 春台:春天的原野。
  1. 仰观俯察,物与无妄
  • 仰观俯察:从上到下观察。
  • 物与无妄:指万物都遵循自然的规律,没有妄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自然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诗人通过对山的高峻、万物的生长以及天地间的阴阳变化等自然现象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这些自然现象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和顺应。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成为了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