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至土桥过任处士庄其二

修竹围茅舍,鸟声喜客来。
居乡怜野逸,煮酒乐追陪。
子秀书能读,童痴钓未回。
殷勤重惜别,远寺暮钟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至土桥过任处士庄其二》是一首清代吴德纯所作的古风诗。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时,作者在土桥上经过任处士的庄园时的情景。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吴德纯是清代的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他的诗歌风格以清新、雅致为主,语言优美,情感真挚。他的作品在当时受到广泛关注,并被后人传颂。

  2. 诗歌原文:修竹围茅舍,鸟声喜客来。居乡怜野逸,煮酒乐追陪。子秀书能读,童痴钓未回。殷勤重惜别,远寺暮钟催。

  3. 诗意解析:首句“修竹围茅舍,鸟声喜客来”描绘了一种宁静而舒适的田园景象。竹子修长挺拔,围绕着简陋的茅舍,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鸟儿的鸣叫声显得格外悦耳,仿佛是在欢迎远方的客人。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状态。

  4. 艺术特色:吴德纯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如“居乡怜野逸”,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珍视;“煮酒乐追陪”,则展现了与友人共聚一堂的快乐时光。这些诗句都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愉悦和满足。

  5. 情感表达: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和对友情的赞美,这首诗传达了深深的怀旧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这种情感表达不仅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也让人们思考如何珍惜当下的生活。

吴德纯的《春日至土桥过任处士庄其二》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田园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物活动的叙述,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田园画卷。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情感表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