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孙太初处士墓

行到归云高隐地,孤猿野鹤尚哀鸣。
晴溪绿满侵难尽,秋叶红稀踏未平。
垄上只今惟虎迹,堂前何处有瓢声。
持竿白首烟波里,寂寞无人问姓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吊孙太初处士墓》是清代吴历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吴历,字渔山,号墨井道人、桃溪居士,清苏州常熟人。吴历少时学于钱谦益,后成为传教士,并在嘉定、上海等地传教三十年之久。他的作品涵盖了诗画、书法等多个领域,与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恽寿平等人齐名,合称为“清六家”。

  2. 诗歌原文
    行到归云高隐地,孤猿野鹤尚哀鸣。晴溪绿满侵难尽,秋叶红稀踏未平。垄上只今惟虎迹,堂前何处有瓢声。持竿白首烟波里,寂寞无人问姓名。

  3. 诗歌鉴赏: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对孤猿野鹤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孤独、自由生活的向往;通过描述归云之地、晴溪绿满等景象,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遗世独立的意境;通过提及只有虎迹和无瓢声的堂前,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寥。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吊孙太初处士墓》不仅展示了吴历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沉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吴历的文学成就,也能从中汲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