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九日登高

曾闻海外有仙山,无那蓬莱是此间。
断岭排衙分远近,平冈列障抱湾环。
几人蜡就堪游屐,何处云深可扣关。
岛屿纵横三十六,扶筇指点且开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澎湖九日登高》是清代诗人吴性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与对生活的态度。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吴性诚(?~?),字朴庵,湖北黄安人。他是清朝时期的文人,以创作诗歌著称。吴性诚曾是一位遵例捐县丞的官员,后来退隐江湖。
  1. 作品原文
    天际微云一抹青,石衔精卫满烟汀。 波喧鼍鼓潮声息,风过鱼梁水气腥。戏马呼鹰空有恨,求仙采药恐无灵。忘情名利身还健,不饮茱萸酒独醒。

  2. 内容解读

  • 意境描写:《澎湖九日登高》通过“天际微云一抹青”开篇,勾勒出一幅清幽宁静的自然画面。接着“石衔精卫满烟汀”,则暗示了历史的沧桑感及对英雄志士的追忆。
  • 情感抒发:在诗中“戏马呼鹰空有恨,求仙采药恐无灵”,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体悟。他感叹于世间事物的无常,对于追求仙道和长生不老的追求感到无力和怀疑。这反映了作者对世俗功名的淡泊态度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探索。
  • 生活态度:结尾部分“忘情名利身还健,不饮茱萸酒独醒”,展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他宁愿保持清醒、自由的心态,也不愿被世俗束缚。

吴性诚的《澎湖九日登高》不仅仅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作者对于生命、自然和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文学史上的一个亮点,也是值得后人细细品味和学习的艺术珍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