谕戒书役口号

海岛仙居正渺茫,蓬山初到只寻常。
嚣凌词讼人心坏,荦确园丘地面荒。
拔薤不嫌探虎穴,鞭蒲惟欲靖龙堂。
此间土薄难栽树,憩茇曾无召伯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谕戒书役口号》是一部反映清代吴性诚对书役的训诫与期望的作品,旨在告诫他们必须明辨是非、公正执法

吴性诚是清代一位有着卓越成就的官员和学者。他不仅是一位遵川楚例捐县丞的进士,还曾任澎湖通判、凤山县丞,并在彰化知县任上表现出色。他在处理公务时注重公平公正,善于布施,颇有政声,因此被后人传颂。他的这些经历,为《谕戒书役口号》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谕戒书役口号》中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和现实关切。例如,其首句“案牍是非明镜朗,讼庭花落映祥云”强调了作为书役需要具备的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及在审理案件时应有的公正态度。同时,通过“蚩氓鼠雀太纷纷,官吏须将黑白分”来表达对吏治清明、百姓安宁的期望。而诗句“蚩氓鼠雀太纷纷”,则生动描绘了当时社会混乱、官民关系紧张的景象。在这样的背景下,官吏的责任尤为重要,需以清正廉明为己任,确保司法公正。

《谕戒书役口号》中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如诗中的“拔薤不嫌探虎穴,鞭蒲惟欲靖龙堂”,不仅展现了吴性诚对书役工作的严格要求,也反映了他对公正执法和为民造福的执着追求。这表明,在处理案件时,不仅要依法办事,更要关注民生疾苦,努力实现法律与社会利益的平衡。

《谕戒书役口号》是吴性诚对于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深刻反思和批评,也是他对后世的一种期许和指引。通过对这组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到一个封建时代官员对于法治社会的坚守与推动,以及对于吏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