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 · 水仙

秋花过了。对满除残叶,双鬟催扫。试卷重帘,别有幽香送晴沼。汉口烟波正杳。况洛水、微茫难到。想罗袜、定怯深寒,恋此一亭小。
清晓。为谁好。待翠被香残,冶妆侵早。下阶一笑。摘取怜他鬓边袅。欹石浅栏相映,应不比、镜中低照。钗溜也、斜立处,更须悄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暗香·水仙》是一首以水仙花为题的文学作品,它由清代诗人李良年创作,该作品在文学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李良年,字武曾,浙江秀水人,与兄李绳远、弟李符并著有诗名,时称三李。他与朱彝尊并称朱李。

  2. 内容赏析:《暗香·水仙》中,诗人用词牌“暗香”来咏梅,但在此作品中独具匠心地使用了“水仙”。这首诗借水仙花的清寒美丽,抒发了对玉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中通过对水仙花冰清玉洁、美丽绝艳的描绘,以及对玉人的深切思念,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美好情感。

  3. 艺术手法:诗人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将水仙与人间的繁华相对比,表达了对水仙独特清香的喜爱,同时也暗示了对世俗世界的疏离感。这种对比和反衬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深化了主题,使得诗歌的内涵更为丰富。

  4. 文化背景:宋人赏花有重素轻艳的特点,黄庭坚对水仙素雅的赞美可以看出他素净淡泊的人生境界。明仇英的水仙腊梅图轴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水仙这一花卉的审美倾向。

《暗香·水仙》是一首具有独特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的古诗,其通过对水仙花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真挚感情的珍视。

相关推荐